作品简介
《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这两首诗第一首写诗人遥望中原,悲痛欲绝;第二首反思历史,痛斥奸臣误国。组诗一方面抒发了对远在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民的同情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太祖、仁宗的业绩,表达了盼望统一的强烈愿望。两首诗语言平易、朴实,却潜藏着感人力量。
创作背景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百般屈辱地与金人媾和,订下了“割唐、邓二州,以淮水中流划疆”(《宋史·高宗纪六》的和约。从此以后淮河便变成了宋、金二国的分界线,而盱眙正是宋金分界线上的重要城镇,宋人出使金国,金人南使宋国,规定都要在盱眙过境,宋人在盱眙执行外交迎送接待任务,看着那碧绿的淮水,当然会产生一种国土日蹙和国势积弱不振的悲伤愤懑心情。宋人在盱眙留下了许多发抒爱国之情的诗歌。
杨万里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以焕章阁学士的身份作为金国贺正旦的接伴使,来到宋金分界线上的重要城镇盱眙。面对淮水北望中原,回顾南方,心中兴起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两首七律以及《初入淮河四绝句》等,抒发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感情。
相关诗词
-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二》拼音版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
《使东川·嘉陵驿二首·其一》拼音版
嘉陵驿上空床客,一夜嘉陵江水声。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
-
《使东川·骆口驿二首·其一》拼音版
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
-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其一》拼音版
贞一来时送彩笺,一行归雁慰惊弦。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
《出境游山二首·其一》拼音版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
《秋山二首·其一》拼音版
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
《将游九华移舟宿寺山二首·其一》拼音版
逢山未惬意,落日更移船。峡寺缘溪径,云林带石泉。钟声先度岭,月色已浮川。今夜岩房宿,寒灯不待悬。
-
《十月一日二首·其一》拼音版
今日孟冬朔,轻烟澹晓暾。北风飘一雁,寒气入千门。消息断行客,关河迷故园。浮生元不定,俯仰任乾坤。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其一·南秦雪》拼音版
往岁曾为西邑吏,惯从骆口到南秦。三时云冷多飞雪,二月山寒少有春。我思旧事犹惆怅,君作初行定苦辛。任赖愁猿寒不叫,若闻猿叫更愁人。
-
《丘中有一士二首·其一》拼音版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毎选隙地居,不蹋要路行。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终岁守穷饿,而无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