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邶风·式微》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采用反问、隐语、互文等多种修辞方式,情感表达宛转而有情致。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韵律和谐优美,用词异常精巧。式微也成为后世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对后世古典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
- 作品别称国风·邶风·式微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这时可称为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这首《式微》即是深刻的反应了社会现实的诗歌。
相关诗词
-
式微
暮云朝翼与心飞,白首何堪客子衣。潮去潮来无远迩,江南江北有从违。庙堂慎用太平策,畎亩先知祸乱机。一唱式微肠九断,微乎微乎我同归。
-
式微
天心开大悟,海量悔深非。近难何能脱,名山不早归。野花寒结子,清露夜沾衣。羁绪兼秋杀,凄然赋式微。
-
留别微之
干时久与本心违,悟道深知前事非。犹厌劳形辞郡印,那将趁伴著朝衣。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劝式微。少室云边伊水畔,比君校老合先归。
-
三月三日集六益斋得微字
永和癸丑兰亭后,江左风华叹式微。草泽行吟心不展,英雄沈醉计终非。坐看日昃人空老,不觉春深花自飞。红炬将残共分手,非关别恨独沾衣。
-
访马参卿得微字
公馆秋清坐不归,酒卮茶碗送斜晖。相逢尽是天涯客,且借桐琴奏式微。
-
赠朱古微侍郎·其一
君昔登朝我已归,同徵不出愧先几。何期周道伤行迈,却共旄邱赋式微。兵火馀生艰会合,沧桑百感托芳菲。啸翁自校蘋洲谱,失笑诗王羡古稀。
-
游齐山用唐杜紫微韵
联镳出郭疾于飞,好景留人倦式微。尽日山行惟所适,夕阳堤上咏而归。摩挲苔壁嗟前事,徙倚岩亭惜寸晖。空忆樊川秋影去,为谁重唱缕金衣。
-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其十一
...十家九寒饥。岂无禹稷思,力薄愿乃违。吾门可罗雀,载酒人来稀。下考劣已书,归心疾如飞。眷言长途马,老矣思脱鞿。昼短歌意长,式微兮式微。
-
感旧
乌衣门巷旧游非,王谢堂前燕子稀。有客有客莫遑处,式微式微胡不归。乾坤万里愁云合,风雨三秋落叶飞。极目天涯谁与语,钓篷日暮一渔矶。
-
偈颂五十一首·其二十八
秋光杪暮,霜吹凄肃。无位真人,草眠露宿。慈云忍俊不禁,试为临风招之,式微式微胡不归。胡不归,一堂和气春熙熙。三条椽下堪自怡,东挨西倚终奚为。
热门诗词
-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
凭阑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
蓟门行五首·其二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
送内
麀麌顾其子,燕雀各有随。
-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
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
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
-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
-
一剪梅·咏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
天竺中秋
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玕笑语明。
-
当墙欲高行
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
隔汉江寄子安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 版权声明
- 1、《式微》部分内容由网友提交,如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yuanshicicom@qq.com),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 2、式微原文地址(https://www.yuanshici.com/shici/487ca66)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