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作者悼念亡友文长老的一首诗。这首诗写病中和圆寂之后的文长老,并回首过去的交往以及写世事无常的感叹,赞美了文长老道行高,又发出前缘未尽的思念之情。此篇诗意沉着,语言流美,写得别有深意。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苏轼因议新法和王安石不合,以太常博士直史馆通判杭州,十一月到任。次年末,因事到秀州(今浙江嘉兴),过永乐乡,游览报本禅院,遇到一个四川同乡在那儿住持,名叫文及,苏轼写了一首诗,题为《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说:“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熙宁六年十一月,苏轼赴常州赈济灾民,又过秀州,夜过永乐,至报本禅院,这时文及已卧病退院,苏轼又做一首《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熙宁七年五月返回杭州,再过报本禅院,文及已圆寂,因而又写了《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这首悼诗。
相关诗词
-
《周平叔夜宿崇明寺海云楼偕罗成之隐君文长老及卢隐君以沙头双瓶为韵各赋诗四首次韵卷后·其二》拼音版
老去无因接胜游,题诗烦寄海云楼。天空直与海无底,云起正当楼上头。黑水几程通直谷,青山一发是瀛洲。高明境界无尘到,抚卷令人咏未休。
-
《永寿础长老请赞》拼音版
怒骂当慈悲,脱空成善巧。三钱买李子,偏向赤边咬。如今此话许谁知,永寿破家真种草。
-
《周平叔夜宿崇明寺海云楼偕罗成之隐君文长老及卢隐君以沙头双瓶为韵各赋诗四首次韵卷后·其四》拼音版
天水空明接杳冥,老禅三昧解通灵。欲将东海为平地,尽捲西江入净瓶。宿霭微分沙鸟白,晚风犹带毒龙腥。他时月夜来相觅,笑指狼峰五朵青。
-
《过永昌桥野老云太宗靖难过桥以旧名晋起不雅特更今名》拼音版
界石巍巍表县封,永昌桥上午阴浓。渔郎不复歌前代,野老犹能说太宗。几里护村堤似玦,大河分派水如龙。临风不觉徘徊久,极目高唐已暮钟。
-
《赠经长老》拼音版
菜肚老子禅已饱,爱人从臾作诗僧。客来无处著欢喜,一语不曾谈葛藤。
-
《盐亭县永乐山叩云亭》拼音版
长江合高峰,爽气左右绕。中流望绝巘,万丈见木杪。孤亭揭其上,隐隐一拳小。李君令兹邑,邀我升缥缈。是时天宇净,晴色洗霜晓。万象满四隅,转盼皆可了。神清压尘坌,志适喜猿鸟。人生贵轩豁,世务苦纷扰。兹焉获登览,浩思欲飞矫。令谓亭我为,胜绝此应少。愿子立佳号,光辉饰松茑。因名之叩云,大字榜霞表。
-
《大热过散关因寄里中友人》拼音版
...渴鸟雀。至此因自谓,胡为就名缚。所利缘底物,奔走冒炎恶。尘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因念吾故园,左右悉林薄。昔我未第时,此有文酒乐。长松借高荫,飞瀑与清濯。层崖对僧咏,大石引客酌。畏景虽赫然,无由此流烁。于今只梦想,欲往途路邈。所效殊未立,期归尚...
-
《过贾似道葛岭旧居》拼音版
顺逆人兽心,成败翻覆手。鬼神不相容,子孙岂能守。昔者过此门,歌钟会群丑。今者过此门,阗然已丰蔀。羞死满院花,颦残数株柳。空室走鼪鼯,荒池长蝌蚪。转眼即凄凉,况复百年后。积衅多自戕,盛德斯可久。富贵如浮埃,于身竟...
-
《某伏睹运使金部运判秘丞运同赞善赠长老元师诗一首举唱三观圆成叵测精微但深赞叹辄不自揆愿继善声素昧宗乘颇惭芜陋》拼音版
北土久无临济嗣,宗风不振至于今。方当魏俗依僧宝,须访尧山礼道林。东去恳邀香象驾,西来顿识祖师心。绀园变色慈云庇,蔀屋容光惠日临。理事融通周法界,处时同就听潮音。不分孔老为三教,欲使瓶盘作一金。得度皆欣龟值木,当机尽许芥投针。伽佗孤起开晨景,伊字齐脩照暝阴。独愧钝根非了了,宛同眢井自沉沉。愿将天钵清凉水,净洗昏眸与浊襟。
-
《送北禅释天泉长老入燕》拼音版
...聋。天华咫尺飞坠地,夜烛神光满室红。远师道林嗣宗风,专谈义学离禅锋。三叶五性总超诣,一枝擘与天泉翁。不泥筌蹄求解脱,不执文字迷本空。黄梅四月上卢龙,骑驴不下莫相逢。徐州麦饭足可饱,青州布衫谁与缝。卢沟桥边石头滑,飞锡径入明光宫。手挥玉麈天颜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