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朱熹
穷理修身,斯学之大。
明命赫然,罔有内外。
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绍兴十年(1148年)进士,卒后追谥“文”。朱熹早年受业于理学大师李侗,师承二程学说,兼采周敦颐、张载的思想,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朱熹的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八朝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楚辞集注》《诗集传》《韩文考异》等。
[宋] 朱熹
嗟嗟小子,敬受此书。匪我言耄,惟圣之谟。
德崇业广,乃复其初。昔非不足,今岂有馀。
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恭,动罔或悖。
惟圣斯恻,建学立师。以培其根,以达其枝。
众人蚩蚩,物欲交蔽。乃颓其纲,安此暴弃。
惟圣性者,浩浩其天。不加毫末,万善足焉。
幸兹秉彝,极天罔坠。爰辑旧闻,庶觉来裔。
乡无善俗,世乏良材。利欲纷挐,异言喧豗。
世远人亡,经残教弛。蒙养弗端,长益浮靡。
行有馀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思罔或逾。
[唐] 李商隐
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
[唐] 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唐]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元] 白朴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
[宋] 刘过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
[宋] 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唐] 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李贺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宋]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宋]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
[宋] 李清照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近代] 谭嗣同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明]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唐] 刘禹锡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唐] 王勃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