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鹅湖寺和陆子寿》是南宋诗人朱熹于淳熙五年(1178)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表达朱熹对陆子寿道义风度的钦佩、敬仰之情,后四句转入对鹅湖之会上学术之争的看法。全诗古今浑合,深沉真挚。
- 作品出处朱文公文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178年
创作背景
淳熙二年(1175),朱熹曾与陆子寿兄弟在鹅湖寺讨论过哲学上的问题,彼此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当时,陆子寿曾作诗一首,表明自己的观点。三年后,朱熹从福建崇安往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路过鹅湖寺,陆子寿又专程从抚州赶来会晤,所以朱熹写下这首《鹅湖寺和陆子寿》追和陆的前诗。
相关诗词
-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其八
南丰每见每津津,茧纸松煤幻好春。幸与李侯成二妙,更添杨子作三人。
-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其五
苏湖元以水为乡,春早偏欺润与常。一雨忽来三昼夜,两公卷入八诗章。
-
游鸿福寺和关子东
刘家古寺城南曲,选得僧坊共醉吟。野草幽花闲自媚,黄蜂白蝶静相寻。半檐落日留难住,满地东风扫不禁。漫道青春一分在,池边绿树已成阴。
-
忆鹅湖寺
鹫岭开兰若,鹅湖接稻田。松风生静昼,花雨遍诸天。坏壁馀唐刻,孤亭表宋贤。疏钟灯影里,犹想上方眠。
-
寒疾未醒兼困于疮废书默咏朱子及陆象山兄弟鹅湖倡和诗僭次其韵
先哲高风悉所钦,考亭朱子益留心。沧溟浩浩吞诸水,泰华巍巍失万岑。理极研精无窔奥,形纯践履更深沉。微躯每恨生来晚,空慕声容隔古今。
-
鹅湖寺·其一
长松夹道摇苍烟,十里绝如灵隐前。不见素鹅青嶂里,空馀碧水白云边。氛埃斗脱三千界,潇洒疑通十九泉。五月人间正炎热,清凉一觉北窗眠。
-
宿鹅湖寺和同行匀道人
人间狡兔开三窟,天上夜叉守九关。欲伴衲僧林下住,会须石似此心顽。
-
和张子寿二首·其二
风雨朝来不甚颠,残花赢得更留连。帘栊寂寂莺方乳,桑柘阴阴蚕欲眠。老杜只将诗作伴,孝先偏与睡相便。江湖潋滟皆春水,好在横塘旧钓船。
-
夏日寓感四首和陆子传作·其四
迂回左掖赴东厢,曾是三公论道堂。密勿几闻宣制美,保衡真和咏时康。华旃对御天颜近,玉漏穿花化日长。翘首可怜清切地,令人寤寐忆明良。
-
论语·13《子路篇》
...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