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华阴
〔唐〕
岧峣太华(1)俯咸京(2),天外三峰(3)削不成。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武帝祠(1)前云欲散,仙人掌(2)上雨初晴。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河山北枕秦关(1)险,驿路(2)西连汉畤(3)平。
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名利客(1),何如此处学长生(2)。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小提示:崔颢《行经华阴》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行经华阴》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途经华阴时所见的华山三峰雄奇险峻的景色,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瑰丽,抒发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以及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首联写远景,起句不凡,以华山之高峻和三峰的高矗天际,压倒京都之豪富,暗寓出世高于追名逐利;颔联写晴雨时的景色,是近景;颈联写想象中的幻景,描述华阴地势的险要和汉畤的形胜,即景生感,隐含倦于风尘退隐山林之意;尾联反诘,借向旁人劝喻,说明凡争名夺利的人,就不得安心息影学长生之术。全诗打破了律诗的起承转合的格式,别具神韵。诗境雄浑壮阔,寓意深刻。
- 作品别称行经华山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崔颢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年间二次入都。诗人此次行经华阴,事实上与路上行客一样,也未尝不是去求名逐利,但是一见西岳的崇高形象和飘逸出尘的仙迹灵踪,也未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奔波于坎坷仕途。
相关诗词
-
经华阴时当腊月十八日忽忆唐人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之句字字凑合遂逐字成十绝·其二
乡思杳无端,客途何日尽?却怪马蹄轻,不及南飞隼。
-
经华阴时当腊月十八日忽忆唐人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之句字字凑合遂逐字成十绝·其一
淑气欲迎年,朔风将送腊。征衫费增减,渐觉寒暄杂。
-
经华阴时当腊月十八日忽忆唐人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之句字字凑合遂逐字成十绝·其四
去从此路去,归从此路归。一官仍故步,回首十年非。
-
清江行送孙邑簿归清江
...川堪洗耳,清似沧浪可濯缨。结庐江上孙文宝,闭门诵读明经早。官因论秀无中人,政署催科宁下考。朅来海上两期年,廨宇名更高士轩。栖凤原非考城后,淩云况在华阴先。堪叹时无曾待制,叶子才高且同滞。宦辙久知行路难,王门岂合长裾曳。任他设醴左迎虚,已向天台赋遂初...
-
见月行
...战沙场士争死。金疮卧马瘴烟青,玉帐磐雕阵云紫。也曾对月泊潇湘,商贾凄凉野店荒。菰米黑沉乌啄雪,柳条翠减雁啼霜。也曾对月东华道,影转金茎阊阖晓。玉殿承恩出苑迟,琼林侍宴簪花早。衰病归来百不成,烟蓑雨笠学躬耕。壮心寂寞吴牛喘,倦翼彫零野鹊惊。每惭...
-
考校同文馆戏赠子方兼呈文潜
...见未能忘。多才善戏称物芳,吴娃席上呼作郎。瞥然何许岁月长,只今未老毛发苍。自言逢掖非昔狂,传经华阴夫子堂。何曾骑马身挟枪,诏随上将西击羌。董蒲跗注谓我臧,夜行马顿饥无粮。鼓鼙惊谷骑卷冈,吏呼为微醉在床。前锋奄至灵武傍,中坚反后无敢骧。城开三日牧蔽隍...
-
长歌行送方翁恬游武夷
...祖,汝得余言欲起舞。先生片诺岂偶然,立榜余名在今古。高堂飒沓来寒风,绕夜芙蓉电光吐。干将莫邪自有灵,谁其拂拭华阴土。呜呼穷鬼实伺人,五亩经营生计阻。连年旱魃满山谷,赤日横天跨平陆。十家九家鬻婴孺,生也宁免妻儿哭。昼扪甑釜多游尘,晓摸瓶罂绝馀粟。床...
-
黄帝阴符经
【上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易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中篇】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
-
相逢行
行行即长道,道长息班草。邂逅赏心人,与我倾怀抱。夷世信难值,忧来伤人,平生不可保。阳华与春渥,阴柯长秋槁。心慨荣去速,情苦忧来早。日华难久居,忧来伤人。谆谆亦至老。亲党近恤庇,昵君不常好。九族悲素霰,三良怨黄鸟。迩朱白即頳,忧来伤人,近缟洁必造。水...
-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月十五圆。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归途行欲曛,佳趣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