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行经华阴》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途经华阴时所见的华山三峰雄奇险峻的景色,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瑰丽,抒发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以及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首联写远景,起句不凡,以华山之高峻和三峰的高矗天际,压倒京都之豪富,暗寓出世高于追名逐利;颔联写晴雨时的景色,是近景;颈联写想象中的幻景,描述华阴地势的险要和汉畤的形胜,即景生感,隐含倦于风尘退隐山林之意;尾联反诘,借向旁人劝喻,说明凡争名夺利的人,就不得安心息影学长生之术。全诗打破了律诗的起承转合的格式,别具神韵。诗境雄浑壮阔,寓意深刻。
- 作品别称行经华山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崔颢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年间二次入都。诗人此次行经华阴,事实上与路上行客一样,也未尝不是去求名逐利,但是一见西岳的崇高形象和飘逸出尘的仙迹灵踪,也未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奔波于坎坷仕途。
相关诗词
-
行经华阴
西华山高近玉京,芙蓉千叠画难成。白云深处仙坛古,翠蔼浮时岳雨晴。渭水波声流去远,秦川草色望来平。栖岩多有烧丹侣,应笑红尘役此生。
-
经华阴时当腊月十八日忽忆唐人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之句字字凑合遂逐字成十绝·其六
有意濯尘缨,河流伴客行。翻嫌河畔水,不似石泉清。
-
予入华山而爱其名胜恨不登落雁峰携谢眺惊人句搔首以问苍天耳玩之不足而因成一诗山灵有知其尚羡予之奇观也哉
分茅忝秦土,奉祀主西岳。兹晨奉明诏,温泉得疏瀹。星言驾我车,遥遥出城郭。路迂经华阴,寻幽有真乐。山路阻且右,我马劳四骆。行行及山腹,万仞如壁削。霏岚湿我衣,云根还旋斫。群山若儿孙,俛首谨然诺。仙掌独凭虚,亭亭入溟漠。飞瀑自天泻,灵苗皆大药。或云...
-
经华阴时当腊月十八日忽忆唐人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之句字字凑合遂逐字成十绝·其九
十丈红莲花,凌空生太华。仙人持作舟,直泛蓬瀛下。
-
经华阴时当腊月十八日忽忆唐人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之句字字凑合遂逐字成十绝·其十
村落尽瑶林,同云日日深。丰年宜瑞雪,不用卜晴阴。
-
过华山
我家远在南海头,朝夕相见惟罗浮。等闲采药逢云母,几度寻真到石楼。客路俄经华阴县,太华三峰望中现。不见花开玉井莲,空看泉泻冰崖练。闻道希夷睡正酣,满山松桂锁云岚。欲访神仙问丹诀,云深无处觅鸾骖。
-
经华阴县望西岳
华阴道上马蹄重,太华三峰在眼中。仙掌露华留晓月,禅亭云气起初虹。残星望火秦郊畤,古树平云汉旧宫。闻道希夷高卧去,劳薪自叹转如蓬。
-
行至华阴呈旧同舍
落日同骑款段游,倦依松石弄清流。蓬莱汉殿春分手,一笑相逢太华秋。
-
经华阴望岳
华阴南望华峰雄,亘矗浑疑天路通。玉女洗头乘夜露,巨灵舒掌逆秋风。山光直走秦关北,地脉遥连渭水东。一自神祇承汉祚,寂寥封禅夕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