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假山记
〔宋〕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木假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洵所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先从木假山的形成过程写起,后渐显寓意,在咏木假山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对人才问题的深沉的感喟与思考。全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多用排比句,而句式又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描绘木假山之状随物赋形,具体生动,寄慨遥深,耐人寻味。
- 作品出处嘉祐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木假山记》作于嘉祐三年(1058年),苏洵从溪叟得到木山三峰,把它放在庭中,于是写下这篇文章得以纪念。
相关诗词
-
自题木假山
根干轮囷蔽马牛,何年飘泊寄沧洲。幽岩邃壑渔罾得,百巧千奇云浪锼。好唤老泉来作记,肯将居士与同游。毕宏韦偃丹青妙,画得天然意绪不。
-
木假山六韵
既剥辞芳埭,成章肖碧岑。条枚原好在,拱把漫重寻。抱石标奇嶂,生厓忆故林。堪因悟名实,谁与辨陶阴。不遇盘根质,安知君子心。中山蜚藻翰,理趣照来今。
-
木假山为吴维新赋
...以青菖蒲,浊以寒涟漪。想无六鳌载,应有群蚁窥。栋梁不见取,匠斧那能施。秖被风雨厄,流弃荒江湄。兹焉遇赏识,可喜亦可悲。真山自足玩,假山亦奚为。羡子久成癖,而我昧未知。意欲架穹窿,入窗影参差。酒狂喝群...
-
木假山歌为邝子乾作
越城古桧青虬枝,万仞孤生沧海湄。繁阴婀娜巢鹓凤,盘根偃蹇藏蛟螭。明堂大厦应难致,匠石挥斤几回弃。礧砢已受风霜蚀,崚?会有云霄气。山人家在扶溪边,邂逅神物心欣然。解骖推食岂足数,移置此物当楹前。旋开北堂上,坐我幽壑中。眼前突兀见青嶂,绕室惨淡来悲风。初疑天台雁荡淩紫烟,中有丹梯驾日相邅连。又疑巨灵远擘昆崙丘,下有黄河万派喷薄之飞流。阴阳为炭何年铸,至人往往能冥搜。迢迢紫沂海,郁郁三神山。崒嵂在何所,无乃虚无间。就中拳石足怡悦,胡为跋步凋朱颜。不如阿堵里,更著黄绮翁。弦琴坐白石,散发呼松风。平泉良岳知何在,惟有...
-
崇效寺木假山歌
枯根郁律盘蛟蛇,之而怒茁森槎枒。老僧题作假山看,地肺雕镂人惊嗟。城南古寺久未到,双楸入梦攒黄花。朅来重憩楸阴下,鼠姑烂熳团朝霞。烟峦突兀起庭侧,藤萝罥挂如龙拿。云是...
-
余使交州得木山于僧寮峰峦䆗窱坚如岩石用梅都官赋木假山韵
万年木精化青牛,瘦骨不朽沈江洲。江州水激鱼龙秋,神物始出随回流。玲珑嵂崒谁能锼,山僧得之溪洞酋。蛮方僻远绝赏鉴,木尔韬晦谁怨尤。洞江先生好事者,邂逅愿脱千金裘。古来琴材出爨下,拔尔幸免为人槱。风厓雨谷偕我老,无复梦想仍丹邱。
-
学山诗为徐县丞伯澄作
天行本无停,一息可万里。人学法乎天,乾乾讵能已。譬如欲为山,初焉覆一篑。岂暇计岁功,未成安可止。一朝成高山,万古蓄元气。云雾含氤氲,松柏蔼苍翠。庙堂需栋梁,风雨资大庇。未成一篑者,视此宁不愧。伟哉学山翁,善学足继志。罔俾眉山人,专美假山记。
-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
宝印叔得小假山以长篇模写进士钦逢辰和之某次韵并简钦
越绝天台温雁荡,万壑千岩各形状。钱塘风物更奇绝,杖屦年时记曾访。归来戏辟小园林,十里西湖藏瓮盎。悠然入眼皆吾山,罗列轩窗一何壮。止庵道人真有道,种竹莳花近丘圹。何人好事赠假山,潜涧新添小屏嶂。却疑迁徙从平泉,更恐飞来自秦望。世间赝物何止此,沙佛儒衣龙...
-
戏咏炭假山
盘根曾傍石嶙峋,余烬谁同席上珍。草木无情犹劫火,岩泉何处著劳薪。文人作记峰原假,稚子为山雪未真。莫笑浮云多变幻,世间还有倚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