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送天台陈庭学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为天台学士陈庭学所做之序。行文规整,在文中也透露出作者自身的豪气和对知识的孜孜追求。和《送东阳马生序》类似,都被教学大纲选入过教材。
- 文学体裁文言文
-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创作背景
宋濂其人,身为“开国文臣之首”,好奖掖后进,对后进士子多有赠序加以勉励。其所作赠序,常以自身经历感受出发,娓娓而谈,浅近生动,如话家常,以勉励士子立志当高远,学业骛精进。《送天台陈庭学序》即宋濂写给天台陈庭学的一篇赠序。意在说明陈庭学宦游四川以后,“其诗益工”,“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乃是得力于奇异山水的熏陶。
相关诗词
-
《题天台陈彦脩所持画扇》拼音版
同客天涯又两秋,每因图画忆东州。花边得句吟偏好,马首逢山看未休。江海荒凉渔艇小,乾坤浩荡草亭幽。何由从尔月丘去,更挟飞仙到处游。
-
《送天台二僧还西域》拼音版
挂锡同霞峤,归帆并海涯。云侵秦碛远,路转蜀台斜。翠竹空中相,青莲定里花。谁知双大士,持钵渡流沙。
-
《送天台李守》拼音版
...延。奸黠须禁戢,阨穷当悯怜。庶销愁叹声,播作谣颂传。使华闻有命,丹书下日边。复使兹郡民,鼓舞戴二天。政成彻丹扆,驿召归甘泉。嗟予十载间,稠叠同班联。学馆暨郎省,昕夕相周旋。喜君驾朱轓,恨我违英躔。同寅举饯觞,佳句联华笺。枯肠强搜索,缀缉仅成篇。
-
《天台陈晦光别余二十年今得举领官之清流过严诗以送之》拼音版
山城人暝问行踪,二十年来是梦中。红烛喜亲今语笑,乌纱新饰旧形容。官卑却有纲常寄,地僻堪成久大功。无奈相逢又相别,送君清借子陵风。
-
《次韵送吴苍石归芜园·其一》拼音版
蕉绿一窗开,期人何处来。湖舟吟碧浪,仙梦送天台。世事挥长剑,宏文识古罍。閒愁偏扰我,西北泽鸿哀。
-
《送天台邦师》拼音版
天台邦公,善琴与诗,时称僧之雄。琴尽古意,诗得古风。自云天圣景祐中,踪迹犹飘蓬。大淮南北,长江西东。人之奇者必就见,景之胜者多游从。尔来五六载,不与当时同。发白体且瘦,所适多疏慵。却担一枝筇,归老天台峰。
-
《题四川都府照磨陈庭学小兰雪轩》拼音版
...颖,飞霰尚集风轩曲。丹蕤著粉馀嫩红,剑叶堆琼隐新绿。一时芳致正称妙,更与千载相追逐。鲁连节操高摩云,太白丰姿莹如玉。玉堂学士今太史,壮以词翰盈篇轴。龙鳞篆籀争雪鲜,金薤文章共兰馥。我亦能吟君好事,好买溪藤数千幅。联篇写作清风图,长使虹光贯岩麓...
-
《题蓝山簿天台陈仲素先陇图》拼音版
孝子之官万里途,临行貌得寿藏图。赤城亲舍云多少,黄叶人家路有无。双石效奇华表立,一峰拔秀锦屏纡。地存牛迹曾眠处,山拥龙形正向隅。烨烨灵芝生百本,森森乔木长千株。青天忽下过门鹤,白日仍飞累土乌。有客束刍将适越,无人挂剑更归吴。年登老圃收松子,秋荐思亭采木奴。入里上官知下马,卜邻故老候归凫。荣知衣锦风云遂,恩及焚黄雨露殊。且喜子孙供祭扫,不愁翁仲没榛芜。哀余东望干将下,寒食梨花酒一壶。
-
《送天台进长老》拼音版
尝闻台岭秀,积翠倚南天。鹿下深溪饮,僧从绝岭禅。浮尘满浮世,流水逐流泉。人别归心切,瓶盂上客船。
-
《指南录后序》拼音版
...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州,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