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百尺楼赋
〔魏晋〕
在青阳之季月,登百尺以高观,嘉斯游之可娱,乃老氏之所叹。抚凌槛以遥想,乃极目而肆运。情眇然以思远,怅自失而潜愠。
瞻禹台之隆崛,奇巫咸之孤峙。美盐池之滉污,察紫氛而霞起。异傅岩之幽人,神介山之伯子。揖首阳之二老,招鬼谷之隐士。嗟王室之蠢蠢,方构怨而极武。哀神器之迁浪,指缀旒以譬主。雄戟列于廊技,戎马鸣乎讲柱。
寤苕华而增怪,叹飞驷之过户。陟兹楼以旷眺,情慨尔而怀古。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百尺楼赋》是晋代文学家郭璞创作的一篇赋。这是一篇怀古伤今之作,既有对战乱混浊现实的不满,也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还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出魏晋之际文化人的精神重负与苦闷情怀。全赋善用比喻、想象、联想等方式,用语巧妙,构成绚丽多姿的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 作品出处艺文类聚
- 文学体裁辞赋
- 创作年代晋代
创作背景
《登百尺楼赋》这是郭璞早期所写的一篇怀古伤今之作。据《洛阳伽蓝记》记载,“阳北南有二门……魏晋曰大夏门……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门甍栋干云”,可以推测出百尺楼应该是洛阳西北面的大夏门城楼,所以郭璞的这篇赋应该是在洛阳写的。曹道衡认为,郭璞作此赋时大约三十岁左右。此时正是八王之乱爆发之时,时势艰危,社会动荡。作者从闻喜出发,取道今运城、安邑附近的盐池,写下了《盐池赋》《登百尺楼赋》和《巫咸山赋》等。他目睹王室倾轧,奸邪当道,雄戟罗列,战马嘶鸣的混乱现实,“怅然自失”,心存愠懑,然而又不便直陈确指,遂借追思古人而哀时伤世,聊作不平之鸣,为发“思古之幽情”而作此《登百尺楼赋》。
相关诗词
-
丙寅九日登百尺楼奉怀王洪崖田白园两参知
紫微官阁梦中寻,落日空悲望水吟。五蹻东侯羡连璧,一台南美重双金。西来秋色空天地,北去浮云自古今。为忆登高同作赋,庾楼汎菊正开襟。
-
登大峪雕窠寺
下骑还登百尺楼,烟云万象豁清眸。嵌空窗牖藏山隙,屈曲岩廊瞰涧流。怪石当阶惊卧虎,长松蔽日隐蟠虬。诗人到此应殊少,壁上曾无一字留。
-
九日李伯开偕韩绪仲胡虞卿登百尺楼得四豪时伯开有期远适绪仲亦当还朝
萧萧木叶下庭皋,缥缈危楼首重搔。群雁声中一水阔,六龙飞处五云高。老翁早出逢芳节,佳客能来共浊醪。欲问明年今日会,美人天外梦魂劳。
-
九日登长城关楼
边帅高登百尺楼,遥天极目迥消愁。穹庐远向西番徙,烽火无劳内地忧。四野牛羊随处牧,千家禾参满场收。喜看安阜叨清宴,醉倚黄花插白头。
-
望海楼诗
眼前天地一虚舟,汎海回登百尺楼。寺静云封林外锦,宫间风弄客中愁。几行蜃气千层现,万里潮光一览收。莫道青莲人不见,轩边岛屿是瀛洲。
-
芳春节晓晴登百尺楼仿王叔明山水·其一
撩人春色百花妍,盘礴登楼拂素笺。试向楼前寻粉本,骊峰榕水艳阳天。
-
宇文叔介逆妇归过通义为置酒远景楼饯之
夜雨洗绿野,平池磨青铜。共登百尺楼,遂享万里风。远自木末来,大音中笙镛。盛夏安得此,正是飞廉慵。为我解炎蒸,举觞谢天公。君行亦快哉,轻舟疾归鸿。闺中当更喜...
-
三国志魏书九首·其七·陈登
海内元龙是俊流,郡齐空抱济时忧。不堪多难逢摇落,谁与同登百尺楼。
-
九日滇府南楼
来登百尺楼,举目见梁州。山峻环滇海,云低压瘴流。一生常作客,万里共悲秋。不有尊中酒,难忘六诏愁。
-
登安国寺南楼
半生云水恣遨游,览胜重登百尺楼。叠嶂远排晴汉出,寒潮遥带夕阳流。钟声隐约闻吴越,帘影依稀拂斗牛。唤起悲秋怀古恨,断鸿嘹呖满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