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
〔唐〕
望断(2)平时翠辇(3)过,空闻子夜(4)鬼悲歌(5)。
望不见平时帝王的翠辇经过,只能在夜半聆听冤鬼的悲歌。
金舆(1)不返倾城色(2),玉殿(3)犹分下苑(4)波。
宫妃金舆不返难见到倾城色,只有曲江的流水被玉殿分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1),老忧王室泣铜驼(2)。
临死时才想念在华亭听鹤唳,老臣忧念王室命运悲泣铜驼。
天荒地变(1)心虽折(2),若比伤春(3)意未多。
经过天荒地变虽使人心摧折,若比伤春的哀恸此意不算多。
小提示:李商隐《曲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曲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概述曲江前后之事,运用子夜鬼歌、华亭鹤唳等典故,曲折地反映了甘露之变士大夫被宦官惨杀的政治现实,表现了作者内心极度的怆痛之情。首联说以前皇帝游曲江的车驾再也看不到了,只听到夜半冤鬼的悲歌;颔联承上指出陪同皇帝游玩的宫妃已不再来,只剩下曲江水依然在寂静中流向御沟;颈联用典故暗喻此次事变中被宦官杀掉的大批朝臣;尾联指出此诗的重点在于抒发“伤春”之情,亦即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以丽句写荒凉,以绮语寓感慨,主旨在结尾二句点出,寄托深远,感慨无限。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曲江是唐代长安最大的名胜风景区,“开元中疏凿为胜境……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已之节”(康骈《剧谈录》)。安史之乱后荒废。唐文宗颇想恢复升平故事,于大和九年(835)二月派神策军修治曲江。十月,赐百官宴于曲江。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下令罢修。李商隐这首诗,就作于事变后的第二年春天。
相关诗词
-
夜泊曲江不寐鼓琴
舟泊曲江口,孤屿澹欲失。遥岸渔火明,烟中棹歌息。当此万籁静,心境两幽寂。焚香拭焦尾,调轸横陈膝。琳琅太古音,旨趣复谁识。欲写我心期,聊以寄所适。一弹江水清,再鼓秋月白。月白与风清,惊起鱼龙出。曲终独徘徊,篷窗风露湿。
-
九日曲江
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江水清源曲,荆门此路疑。晚来高兴尽,摇荡菊花期。
-
曲江三章章五句·其一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波涛,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
代曲江老人百韵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光武休言战,唐尧念睦姻。琳琅铺柱础,葛藟茂河漘.尚齿惇耆艾,搜材拔积薪。裴王持藻镜,姚宋斡陶钧。内史称张敞,苍生借寇恂。名卿唯讲德,命士耻忧贫。杞梓无遗用,刍荛不忘询。悬金收逸骥,鼓瑟荐嘉宾。羽翼皆随凤,圭璋肯杂珉。班行容济济,文质道彬彬。百度依皇极,千门辟紫宸。措刑非苟简,稽古蹈因循。书谬偏求伏,诗亡远听申。雄推三虎贾,群擢八龙荀。海外恩方洽,寰中教不泯。儒林精阃奥,流品重清淳。天净三光丽,时和四序均。卑官休力...
-
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
曲江冰欲尽,风日已恬和。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仙掖高情客,相招共一过。
-
清明日曲江怀友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若临瑶池前,想望昆崙丘。回首见黛色,眇然波上秋。深沈俯峥嵘,清浅延阻修。连潭万木影,插岸千岩幽。杳霭信难测,渊沦...
-
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
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香径草中回玉勒,凤皇池畔泛金樽。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归绕曲江烟景晚,未央明月锁千门。
-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
曲江亭晚望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诗成闇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