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这是一首风格独特的怀旧诗,前面主要内容是写景状物,描写了登上谢脁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而在最后点明怀念谢脁,抒发了诗人对先贤的追慕之情。全诗语言清新优美,格调淡雅脱俗,意境苍凉旷远。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东]韵
- 创作年代753年
创作背景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此诗创作时间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相近,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不久。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被赐金放还,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与天宝十三载(754年)的秋天,李白两度来到宣城,此诗当作于其中一年的中秋节后。
相关诗词
-
《拟太白登谢朓北楼》拼音版
孤城一眺望,平楚正萋萋。春谷流泉暗,陵阳落日低。寒云随宿雁,暮霭失前溪。坐啸怀人远,狂歌度水西。
-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拼音版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
《送宁云田备兵独石》拼音版
中朝节使行边日,犹是单于款塞年。剑气夜寒青海月,笳声秋断赤城烟。北门尺堠遥连晋,上谷层关迥抱燕。闻说汉庭论保障,黄金雀印待君悬。
-
《南楼令·叶落见城厢》拼音版
叶落见城厢,疏枝恨早霜。喜山林、乍换秋妆。多谢倪郎传画笔,渲绛赭、点苍黄。桥影恋残阳,沙痕引岸长。锁羁愁、十里清湘。著个诗人孤似雁,云黯淡,水微茫。
-
《登邹平县城》拼音版
离离原黍茂,蔚蔚柏叶青。莺迁必乔木,鹿食惟野苹。生物咸得性,单人正飘零。解鞍憩邹邑,落日登故城。岱宗虽峻极,济水殊未清。东陵死盗蹠,遗突浼山灵。於陵栖仲子,小廉何足称。临眺转哀郁,何以慰孤征。伏生夙所慕,华寝翔...
-
《桂枝香·雪晴登鸡鸣寺豁蒙楼用王介甫韵》拼音版
爽心快目。似史说子玄,经论王肃。十里湖光一镜,彩舟群簇。迎春霁雪来窥牖,对披襟、蒋山高矗。练拖江步,云粘树顶,熘悬峰足。有虿发,雏颜共逐。问何代台城,悲笑相续。羞照胭脂,废井沁波留辱。小营校练场如砥,渐裙腰、芳草惊绿。古愁今感,归来慵记,后庭哀曲。
-
《秋登兰山寄张五》拼音版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拼音版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
《秋登越王台》拼音版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拼音版
欲望钟山岑,因知冶城路。跻攀隐木杪,稍记曾游处。红沉渚上日,苍起榛中雾。即事有哀伤,山川自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