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
〔先秦〕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1)。终(2)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3)!天实为之,谓(4)之何哉!
我从北门出城去,心中烦闷多忧伤。既受困窘又贫寒,没人知我艰难样。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办法想!
王事(3)适我,政事(4)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5)谪我。已焉哉(1)!天实为之,谓(2)之何哉!
王家差事派给我,衙门公务也增加。我从外面回到家,家人纷纷将我骂。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办法!
王事(3)敦(6)我,政事(4)一埤遗(7)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5)摧(8)我。已焉哉(1)!天实为之,谓(2)之何哉!
王家差事逼迫我,衙门公务也派齐。我从外面回家里,家人纷纷将我讥。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主意!
小提示:诗经《北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国风·邶风·北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小官吏诉说自己愁苦的诗,描述古代下层小吏待遇非薄,内外交困,身心俱疲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全诗三章,每章七句,纯用赋法,不假比兴,重章叠唱,有一唱三叹之效。
创作背景
关于《北门》一诗的历史背景及其本事,《毛诗序》谓:“《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郑玄笺云:“不得其志者,君不知己志,而遇困苦。”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根据《邶风·柏舟》推断此诗作于卫顷公之时,清代姜炳璋《诗序补义》猜测此诗作于“西周之世夷厉之时,卫未并邶之日”,但这两种说法均与史实、诗事不符。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说:“《北门》,贤者安于贫仕也。”现代学者(如高亨《诗经今注》、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小官吏不堪其苦而向人怨诉的诗。翟相君《北门臆断》一文,首先根据《诗经》用词惯例,考释“王”特指周王,“事”专指战争,然后根据《左传·桓公五年》记载,考定诗中所谓“王事”,是指卫宣公十二年(公元前707年)秋天卫人帮助周桓王伐郑而战败一事。他认为诗中主人公参与了这次战争,归来后受到同僚的埋怨,作这首诗抒愤;或是卫人借这位官吏之口,作诗表达对这次战争的不满。
相关诗词
-
北邙行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
自蓟北归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
三月一日泊舟宿州城外因纵步至城北遂过天庆观道士留饮乃归
...稍和柔,始觉芳意动。经旬厌拘束,乐事须一纵。篮舆无俗情,鸱夷当宾从。千花犯浓云,红紫相饯送。未知滕薛长,乃若邹鲁鬨。娉婷北门柳,别泪作凄痛。陵陂少荒芜,亦未妨耕种。道人喜我来,清谈破昏梦。弹琴不须弦,风林助吟讽。嫩玉捣香粳,浮蛆拨春瓮。嘉蔬剪朝...
-
雁门送客
君在雁门北,我在雁门南。雁门八月纷霜雪,何事征夫系玉骖。
-
过石门访王尧韭新居
...日碾成尘,深谷须臾变邱垤。胡为坠地七尺身,不寄四方寄四壁。我今浮海即为家,君今无家亦似客。大地何分南北居,我身仍是去留宅。世情厌故不厌新,贺君且结石门邻。蜗牛行处头戴屋,人生随寓可安身。石门石门何嶙峋,门前沙井清粼粼。愿将一掬清泠水,且浣舍田耳畔尘。
-
出自蓟北门行
出自蓟北门,遥望瀚海隅。黄沙落寒雁,衰草号雄狐。河水血成冰,土冢碑当涂。乃知古战场,本是贤王都。武皇昔按剑,一怒万骨枯。半夜下兵帖...
-
北门
北门风味早秋凉,蕈子新鲜栗子香。白玉笋鞭翡翠豆,银丝萝卜象牙姜。鲈羹鸡片人嫌贵,薄酒清茶我惯尝。野饭花灯本无用,醉归犹得趁斜阳。
-
出自郭北门行
出自郭北门,松柏何缤缤。白日不到地,野草悲阳春。仰观苦雾繁,俯盼白骨新。白骨火不化,髑髅夜相宾。飙风啸有恨,大暮难再晨。昔为嚣市子...
-
送毕公叔使河北
...久寂寥,君王念多士。鸾凤望青云,联翩羽翰起。英英毕公叔,声价动天子。剧谈时利害,如泻九江水。骅骝厌羁縻,放步即千里。间关北门道,牵车从此始。蓬瀛墨宝烂,原隰皇华美。英气扫豺狼,清风回狱市。虽牵倚门念,犹胜捧檄喜。书止慰索居,时付黄河鲤。
-
出自城北门
出自城北门,周览快心目。峨峨钟阜青,漫漫平湖绿。木依长堤茂,树隐芳洲曲。缥缈天际楼,高下林间屋。遥遥江上山,连连远岫出。江山自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