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邶风·北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小官吏诉说自己愁苦的诗,描述古代下层小吏待遇非薄,内外交困,身心俱疲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全诗三章,每章七句,纯用赋法,不假比兴,重章叠唱,有一唱三叹之效。
创作背景
关于《北门》一诗的历史背景及其本事,《毛诗序》谓:“《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郑玄笺云:“不得其志者,君不知己志,而遇困苦。”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根据《邶风·柏舟》推断此诗作于卫顷公之时,清代姜炳璋《诗序补义》猜测此诗作于“西周之世夷厉之时,卫未并邶之日”,但这两种说法均与史实、诗事不符。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说:“《北门》,贤者安于贫仕也。”现代学者(如高亨《诗经今注》、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小官吏不堪其苦而向人怨诉的诗。翟相君《北门臆断》一文,首先根据《诗经》用词惯例,考释“王”特指周王,“事”专指战争,然后根据《左传·桓公五年》记载,考定诗中所谓“王事”,是指卫宣公十二年(公元前707年)秋天卫人帮助周桓王伐郑而战败一事。他认为诗中主人公参与了这次战争,归来后受到同僚的埋怨,作这首诗抒愤;或是卫人借这位官吏之口,作诗表达对这次战争的不满。
相关诗词
-
《出北门记所见二首 其二》拼音版
我行舒州来,触目叹荒棘。今经北门道,麻麦殊翳密。乃知人力愆,地固有遗殖。安得遍厥耕,疲羸当少息。
-
《二月丁卯喜雨吴体为北门留守文潞公作》拼音版
乘舆斋祭甘泉宫,遣使骏奔河岳中。谁与至尊分旰食,北门卧镇司徒公。微风不动天如醉,润物无声春有功。三十馀年霖雨手,淹留河外作时丰。
-
《送岩老出北门·其一》拼音版
暮春送客北山门,厌坐黄堂喜见村。麦熟秧青农事急,十分归兴在田园。
-
《送岩老出北门·其二》拼音版
客欲东归出北门,又闻联骑过西村。殷勤为遣十从事,莫惜醉吟祇树园。
-
《北门行》拼音版
慕道逍遥游,不作枯槁语。二年客都城,卒岁厌贫窭。乃知北门诗,圣人亦有取。自于万事捷若机,今日已晤前日非。五月披裘不取金,放歌会采南山芝。
-
《蓟门行赠张伯诲将军》拼音版
...,渔阳劲卒胆气粗,天山茫茫白草枯。文皇遗铁生紫翠,至今群胡不敢动,侧目啮指空惊吁。英雄出塞薄万里,龟兹于阗入版图。君不闻北斗之下为中国,太宗灭蛮心未休,翠华却过北斗北。千秋仰见肇造难,万古长沙泪沾臆。
-
《戊申冬舟过英州阻风追忆行役之难因赋北风篇》拼音版
一年辛苦事,欲暂息舟中。买船上水撑逆浪,不吹南风吹北风。北风怒号船头裂,北风怒号牵枝折。出门便得羁旅愁,人生那可轻离别。我闻滟滪堆难平,巴字猿声不可听。少年未肯寻常老,山川虽险心犹横。又忆当时瀚海归,寒沙万里无征...
-
《十六日开船值北风大作复泊北门》拼音版
风急江难渡,天寒雪更飘。济川虽有楫,跨海恨无桥。使节辞吴近,官军去楚遥。北门仍系缆,山雨夜萧萧。
-
《艾至堂北度雁门图》拼音版
...儿汗血马,关弓欲射南幽州。武灵结怨几千载,边头战血腥髑髅。圣人飞龙起东极,手挽扶桑拓西北。阴方侍子知诗书,燕支妇女好颜色。齐纨鲁缟推小车,客行饮酒餐羊酥。出门万里不持刃,三关比户悲危途。仲宣从军自愁思,班超投笔徒区区。书生来游壮士卧,题诗石壁蛟...
-
《五北将歌·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署伊犁将军锡纶》拼音版
匈奴象人射郅都,楚祭北门为黔夫。敌国所恶我所宝,羊陆市诈将人愚。迩来阃外盛材武,敢战内寇怯战虏。何况罗刹逞睢盱,六国同声畏狼虎。一自昆弥叛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