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师东
〔唐〕
东征(1)日调(2)万黄金(3),几竭中原(4)买斗心(5)。
潮廷滥施厚赏收买诸将,中原的财富几乎搜利光。
军令未闻诛马谡(1),捷书惟是报孙歆(2)。
诸离亮斩马谡军令不见,谎报杀死孙歆以邀厚赏。
但须鸑鷟巢阿阁(1),岂假(2)鸱鸮(3)在泮林(4)。
只要是贤臣在朝来执政,怎能让藩镇割据逞凶狂。
可惜前朝(1)玄菟郡(2),积骸(3)成莽(4)阵云(5)深。
沧州景州地区战云密布,枯骨已成堆肃杀又荒凉。
小提示:李商隐《随师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随师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诗中作者托古讽时,讽刺唐廷讨李同捷之役中所暴露的唐廷军事、政治腐败现象。诗的前两句说,东征日调发黄金万两,竭中原之力,以买斗志之心。三四句写军令不严,失机不坐,欺蒙报捷。五六句并指出,诸将之跋扈邀赏,其源盖为朝廷威令不行,一味推行厚赂政策,而根本原因又在宰辅不得其人,盖内无鸑鷟(贤人),故外有鸱鸮(割据枭雄)。最后两句说,一将成功而致枯万骨,况功未成而先枯万骨,悲痛至极。
- 作品出处李义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以后,李唐王朝的北方基本上被藩镇所控制。实行割据的藩镇,在本境内,练兵修城,自收租税,自定法令,自用文武官吏,实际上是各自独立的封建军阀王国。有的是父子兄弟自相继承,有的是擅杀统帅而自代其职,有的是唆使部下拥戴,自称“留后(代理节度使)”。这种分裂国家、开历史倒车的政治叛乱,几乎贯穿于李唐王朝中后期大约二百年的历史。唐敬宗宝历二年(826),横海镇(治所在今河北省沧县)节度使李全略死,他的儿子李同捷自称留后,盘据沧、景二州叛乱。文宗大和元年(827)朝廷才调发各路军将进讨。由于军政腐败,战事旷日持久,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资财,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痛苦,直至大和三年(829)才初步平定。这年十一月,李商隐应聘为天平军节度使巡官,随同节度使令狐楚赴郓州(今山东郭城),沿途目睹了战乱后的破败景象,写了这首诗。因诗人是由洛阳去郡城,所以题为“随师东”。写《随师东》这首诗的时侯,诗人年仅十七岁。
相关诗词
-
谢师恩·谢师提挈沉沦外
谢师提挈沉沦外,生死难交代,不堕轮回超法界。诸天运度,化生无相,一点圆明在。荡摇浮世常安泰,闲把琼芝采,护法君威力大。流铃掷火,扫尘千里,屏尽诸魔害。
-
谢师恩·随缘顺化行方便
随缘顺化行方便,岂敢微生倦,唯望英豪皆向善。遵崇内教,外施洪行,各把顽心炼。两肩童子相攀恋,报应头头显,家道兴隆多喜宴。同跻福寿,永除灾障,勿昧修真愿。
-
送韩与玉入京求其师张仲举先生
君家兄弟森群玉,数兼八韩仍两之。复有一人更才敏,将往京域求其师。其师为谁子张氏,曲颏美准秀且颀。鸡栖昂昂立孤鹤,羽翼已遂冲天飞。昔年助教国子学,横经气夺千皋比。顷日还当大述作,并录三史追前...
-
东阿所诗
问君读书所,我所在东阿。东阿何所有?水竹荫陂池。莺羽飞隼雉,长颈鸣家鹅。离离原上瓞,濯濯池中荷。桃源在人世,岂必阳山阿。今日有良会,同志式相过。撷...
-
题龙瑞观兼呈徐尊师
或雨或云常不定,地灵云雨自无时。世人莫识神方字,仙鸟偏栖药树枝。远壑度年如晦暝,阴溪入夏有凌澌。此中唯有师知我,未得寻师即梦师。
-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
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洞天应不夜,源树只如春。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
-
题法喜院是院一瓦一木皆自能师手而师丈室惟布衾木枕无复长物即之坐庞眉皓顶泊然似不能言者无乃真有道者耶·其二
了无情解作攀缘,一钵三衣只兀然。坐对青山不知老,学人休问祖师禅。
-
题法喜院是院一瓦一木皆自能师手而师丈室惟布衾木枕无复长物即之坐庞眉皓顶泊然似不能言者无乃真有道者耶·其一
抱山重屋两回廊,杉桧如云百尺长。香火它年谁第一,老师辛苦顶如霜。
-
每度过东街
每度过东街,东街怨暮来。只知闲说话,那觉太开怀。我有千般乐,人无一点猜。半醺欢喜酒,未晚未成回。
-
每度过东邻
每度过东邻,东邻愈觉勤。既来长是愧,相见只如亲。饮食皆随好,儿童亦自欣。吾乡有是乐,何必更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