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四月廿七日章君塍粟补举消寒第九集赋此
〔近代〕
一饮一啄关定数,一死一生数尤注。
消寒仅传九九图,冬去春来春又去。
异哉此会独延长,是何濡滞必有故。
忆从去冬赏菊筵,无少无长十人与。
当筵序齿整无零,五百八十寿诗赋。
消寒荟萃十一人,首倡冬月廿九辰。
社主兴豪先开宴,言定拈阄依次轮。
轮台已过病夫会,九转消寒待君身。
时则病夫未病也,而君无病忽吟呻。
河鱼腹疾将奈何,绵延床蓐历数旬。
历数旬,会遂停,君病将痊病夫病。
汤药纵尝难续命,可怜未满来复期,地下修文病夫应。
幸君病体日渐康,调摄经旬病若忘。
清门席上近相见,依然饮啖竟如常。
今且补作消寒会,宝墨楼头文宴张。
况兼补缺有钱起,虽较病夫少十载。
若从今岁算相加,亦与去年数相似。
得此天然玉合子,不惟消寒一局缺者完,抑且庆祝六百将自后年始。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创作年代清末近现代初
乙丑三月二十四日
丁卯六月上浣六日陶社消夏第一集
庚午新正季鸣景侯补行消寒第三集二首·其一
丁卯四月十二日
庚午正月二十九日予值消寒第七集赋此
庚午二月初二日为怡园主人六旬双庆暨母夫人八秩华诞社友具餪筵为寿二首·其二
相关诗词
-
岁庚辰四月廿七日车驾北巡次大口有旨伯琦由编修官升除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明日署事扈从上京
乘舆清暑记初程,诏选文臣扈从行。三字冰衔儒服贵,千年汗简史家名。下抡葑菲惭庸学,再上蓬瀛荷圣情。风动四方皆典训,马班彝语更争衡。
-
四月廿七日有感·其一
桑阴幂地水侵秧,忆在长安望故乡。今日一杯桑下醉,不知何以答穹苍。
-
四月廿七日雨后作
久晴一雨顿生寒,在笥衣才换夹单。欲出少留初困淖,于时何俟更滋兰。榴花照眼将迎节,草树连林未救乾。忽忆宣城江上句,重门深闭且盘桓。
-
四月廿七日有感·其二
阊阖西头素扆陈,去年今日万方新。沧江白发频回首,云里龙颜识未真。
-
六月廿七日诸君子会予草堂次前韵四首·其三
岁月堂堂去,江河靡靡流。笑谈且樽酒,身世自虚舟。莫易催归思,须教倚棹讴。更容移小艇,同傍白蘋洲。
-
六月廿七日诸君子会予草堂次前韵四首·其一
重订茅堂约,无嗔折简招。追游匪公等,意气向谁消。村酿分邻瓮,山蔬荐菊苗。安期如可访,欲去海门樵。
-
甲戌四月十七日至临川冲云寺祝圣寿斋罢为赋此诗
郭西寺门双石头,水槛相对林塘幽。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衰朽虚蒙宣室问,淹迟实爱小山留。为贪佛日同僧话,满袖天香念旧游。
-
寒切帖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 念忧老久悬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
庚辰二月廿七日晓官窑舟中口号
世棋年矢两相催,绝岭春深与雁回。
-
四月十七日作花间集韦端己词云: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其一
记得西川韦相词,去年今日事堪思。人间刻骨难忘处,最是佯羞忍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