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唐河店妪传》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分两部分,前两个自然段记叙唐河店妪机智杀敌的事迹,叙事简明平易,然而却生动传神;第三到六自然段是议论,作者指斥执政者边防政策的失误,正面提出自己重边兵的意见,其议论详明恳切。文章虽分两部分,但前后关合紧密,浑然一体。中间用一个感叹词“噫”,承上启下,既衔接自然,又情意深长。
- 作品出处小畜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五代以来,北方契丹族(辽)渐渐崛起,并常有南下之望,汉与契丹之间长期和睦相处的局面渐被打破了。北宋王朝统一南中国后,为了解除契丹人的威胁,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和雍熙三年(986年)曾两次兴兵伐辽,企图收复五代时被辽国占领的北方大片土地,但两次均告失败,唐河一带因而成为北方边防的前线。
探讨失败的原因,谋画进击的策略,是当时朝野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此形势下,北宋朝廷重臣多畏敌如虎,纷纷向太宗上疏,主张“屈己”求和;宫居右正言的王禹偁则于端拱二年(989)献《御戎十策》,力主“外任其人而内修其德”,充分准备,俟机再战,并建议太宗“下诏感励边人,使知取燕蓟旧疆,非贪其土地”。这篇文章就是缘此而发的,约作于端拱二年或淳化初年(989年左右)。
相关诗词
-
《决河》拼音版
近年黄河决,其半民所居。高者为洲渚,下者为沮洳。昔逢禾与麻,今见鳖与鱼。园庐尽漂荡,桑枣遗朽株。尚留水中央,撑拄不可除。参错犬牙峙,累累星斗如。舟行一有遇,垫没无复馀。我昨经春初,瀰漫若江湖。及还值冬晏,水缩成丘墟。我舟既已胶,我仆亦已痡。沥觞祷河伯,利涉期无虞。
-
《长至日》拼音版
一年时序总途中,古郓城中复遇冬。漫把诗篇供物色,惟凭酒力破尘容。船头月落长亭鼓,河面风传远寺钟。自叹身随戎马后,故山春事负耕农。
-
《河朔侯公君祥知黟县之四年公怜其讼简民淳民亦乐公之德也岁次辛丑春予入其境则耕凿无废壤蚕桑无落职歙休宁两县流离转徙且僦居以就》拼音版
侯公治邑如治家,山深俗美静不哗。公来撚指已四载,满眼种就河阳花。当今理民尽鱼肉,稍稍椎剥多怨嗟。岂比桃源是乐土,三竿红日未坐衙。窗前有石大於敔,?珑远迩分欹斜。谺然欲张蒸紫雾,突矣乍破明丹霞。得非天边之五老,无乃江上之九华。蟺蜿磅礴钟异气,融结秀丽森群葩。浮丘飞仙自芝术,王母醉宴谁枣瓜。老生正在黄山下,朝夕与山对槎枒。自从乱离走阛阓,两鬓安得翻乌鸦。而今默数甚历历,高低次第了不差。常思比来峰势断,补以六六疑女娲。可怜四海尚鼎沸,东风浩浩吹尘沙。他时公肯访真隐,松根汲泉饭胡麻。
-
《黄河》拼音版
黄河三万里,天上忽飞来。九折昆仑倒,中原一线开。奔沙浮日月,朝晦郁风雷。慷慨思神禹,谁为济世才?
-
《道署前一日火起余率属徒步驰救传令本标兵弁舁署置水龙灌扑幸得大雨时行火焰浸熄》拼音版
赤云夹日金乌吞,祝融御空乘朱轩。大地忽作秦宫燔,不可向迩如燎原。猛势排荡裂厚坤,大声拉杂喧海垠。红光燄燄浮朝暾,居人四出如惊猿。焚彻大逵通余辕,亟令标弁腰带鞬。率属汹汹车无幡,列校严比将军屯。黑云前导长竿㠾,郁攸气逼如炙膰。挈持瓶罂兼瓦盆,五石之瓠浮大樽。水能倒吸银河翻,欲撼天阙为平反。壮士奋怒众目瞹,波涛下注濡地根。焦头烂额哀元元,虔诚默祷叩帝阍。须臾融风熄市垣,大雨一洗疮痍痕。三十六皇皆手援,焚香再拜酬天恩。
-
《病中辱周彦明吴彦冲下顾荒寂长篇短句间见层出懒拙不即奉答姑述唐律十解以谢·其八·寄题溪山一览亭》拼音版
杜陵一览众山小,好事元戎况有亭。红树深明朝雨暗,白鸥飞尽晚烟青。关河表里连城郭,日月东西绕户庭。眼力欲穷千里外,动人霜角酒初醒。
-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其二》拼音版
灯窗翻阅久,丹墨校雠多。总喜珠还浦,谁疑豕渡河。
-
《泊五河县》拼音版
夜泊淮堤近五河,恶风吹面叹蹉跎。青山更比吴中少,绿浪翻同汉水多。去国何须事弓剑,思亲有泪落烟波。三千里外江南客,却倚月明闻楚歌。
-
《法曲献仙音·唐制小忽雷》拼音版
挝羯思唐,洗桐悲蜀,小小檀槽如故。唤起轻雷,旧声堪忆,苍凉苑花宫树。有九百年来事,两弦怅谁诉。春何许。向梨园、听残银甲,重奏入、兵骑淮西无数。爪雪在天涯,尽千金、抛与飞絮。好事才人,唱旗亭、都是新句。但寒沙吹舞,又对燕山风雨。
-
《公无渡河》拼音版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君不见吴儿秋悲小海唱,湘女夜怨招魂歌。抱石沉清流,弄酒奔素娥。忠血醉蛟蜃,义肉饱鼋鼍。暗中水弩贯七札,鱼龙百怪垂涎泽,吻牙相磨。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平地犹恐生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