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初月》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大约作于唐开元三年(715),当为李白存世诗歌中写得最早的一首诗。全诗通过对“山上月”和“水上月”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位置和环境,营造出一种明媚舒畅、迷离幽静的境界,并从音乐声联想到边塞征战士卒对家乡的思念。此诗语言清新,意境清幽。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15年
创作背景
《初月》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当为李白存世诗歌中写得最早的一首诗。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正居住在四川故乡。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记载:“此诗及以下四首,约作于本年(指开元三年)前后。李白时居故里清廉乡(一作青莲乡),其地唐时属剑南道绵州昌明县,五代以后改为彰明县,今属四川江油县。”
相关诗词
-
《九月廿二日承钟元卿六月二十日书且有卜邻之约未知能遂否也赋答意》拼音版
九月初承六月书,过时不敢问何如。故园早已黄花后,南国相将白雁初。直以亲情能数问,可缘贫贱转相疏。卜邻预喜过从近,远愧江湖未定居。
-
《初月帖》拼音版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
《八月初九日见月》拼音版
暮空云敛月初弦,露气星光共渺然。回首棘闱供试事,秋风梦断十三年。
-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迁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盖宰来访约过县斋为一日款深夜而归赋此·其七》拼音版
茅屋冻将压,柴扉寒不开。交朋几竿竹,兄弟数枝梅。渡口月初出,沙头人正回。客居殊自在,岁事亦相催。
-
《九月二十九日到思溪庄避人事十月初四日过生朝方归初三日早恕子遣人来送酒食并词二阕因成唐律二首·其二》拼音版
人事有酬酢,山居方寂寥。三时缠宿疾,十月见生朝。瘦骨添绵护,枯肠怯酒浇。为予歌一曲,亦足慰无聊。
-
《八月三日晚圣驾夕月清凉山上陪祀礼成喜赋》拼音版
...从西望斗杓。神麾齐秉翿,仙路俨扬镳。风磴传宣近,云林驻跸遥。方垓开地埒,圆帐翼山椒。初月澄娟媚,青天湛泬寥。光浮金魄应,影动玉娥飘。彩旆排飞虎,峨冠映珥貂。异香初焫鼎,雅奏已鸣韶。献奠罗尊斝,周旋协琫瑶。礼徵周典序,文轶汉仪迢。虎踞严更柝,龙骧引...
-
《七月初二夜,洪州对月,怀伯丈亲舍》拼音版
初秋公府肃,明月到南轩。开怀纳清辉,林影类溪园。偶得尘气静,万籁此中存。物生感气机,候虫噪四垣。心虚无所入,起坐复何言?犹云不如雁,飞逝抵高原。和廉将军村居二章,
-
《长安步月歌柬同年郭仲升暨林利用利芳昆仲》拼音版
辛丑孟秋望前日,淫雨开晴月初出。玉堂公子难弟兄,见月呼邀话乡邑。郭君有道况同年,相逢逸气俱飘然。剧谈爱月不忍散,褰衣步近龙楼前。龙楼倚空全受月,十二云梯高突兀。散影长安白玉街,流辉汉代黄金阙。俄闻玉漏传初箭,宫柳梢头月行渐。秋风次第折天香,嫦娥犹识书生面。...
-
《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拼音版
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幽境此何夕,清光如为人。潭空破镜入,风动翠蛾嚬。会向琐窗望,追思伊洛滨。
-
《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拼音版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