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石梁观瀑布
〔清〕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天风呼呼吹得衣裳飘,人声渐小水滩声喧嚣。
知是天台古石桥,一龙独跨山之凹。
心知这是天台古石桥,恰似飞龙独跨在山凹。
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1)走怒涛。
龙背高耸又横伸着腰,下面张开空口奔腾是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1)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水从华顶峰来路途遥,一左一右飞瀑分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五叠六叠势益高。
流到此处水流又相交,五叠六叠水势更加高。
一落千丈声怒号,如旗如布如狂蛟。
一落千丈瀑声像怒号,像旗像布又像是狂蛟。
非雷非电非笙匏(1),银河飞落青松梢。
非雷非电又不像笙匏,就像银河飞落青松梢。
素车白马(1)云中跑,势急欲下石阻挠。
白车白马急急云中跑,水流急下却被石阻挠。
回澜怒立猛欲跳,逢逢(1)布鼓雷门敲(2)。
猛然溅起就像往上跳,咚咚布鼓声向雷门敲。
水犀军(1)向皋兰(2)鏖,三千组练(3)挥银刀。
披甲水军向着皋兰鏖,三千精兵勇猛挥银刀。
四川崖壁齐动摇,伟哉铜殿(1)造前朝。
四面崖壁声声都动摇,壮伟铜殿建造于前朝。
五百罗汉(1)如相招,我本钱塘儿弄潮(3)。
五百罗汉好像把手招,我本钱塘人儿惯弄潮。
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开神理(1)超。
到此一观也觉意气消,心花怒放只觉精神高。
高枕龙背持其尻(1),上视下视行周遭(2)。
高枕龙背抓住龙的尻,上看下看到处走一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2)吹人立不牢。
无奈水淋如雨湿我袍,天风劲吹山上站不牢。
北宫(1)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2)。
北宫虽勇眼也不敢瞄,恍惚就像孔子在听《韶》。
不图(1)为乐如斯妙(2),得坐一刻胜千朝。
不料音乐竟是这样妙,坐上一刻胜过一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1),看他万古长滔滔!
怎样能把自已变巨鳌,看它水流万古长滔滔!
小提示:袁枚《到石梁观瀑布》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到石梁观瀑布》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专门描写石梁瀑布,描写了它的气势、形状和声响等,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和雄放的笔力。此诗想象丰富,比喻多样,夸张大胆,自成新意。
- 作品出处小仓山房诗文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石梁瀑布是浙江天台山八景之一。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袁枚游历福建、浙江,写了不少歌咏天台山风景的诗歌和游记,《到石梁观瀑布》这是其中的一首。
相关诗词
-
金轮峰观瀑布
...山半,遥见飞流惟尺练。谷响沈沈送远音,纡行百折惊河汉。横梁危跨越苍崖。清樽坐隔寒潭开。浮珠散气作五色,石光日影相荡挨。缥缈天梯挂云穴,银痕倒泻漏扃鐍。雷雨潜移幽谷心,流向人閒逐生灭。激沙溅石气奔放,江湖应失涛澜壮。寂寞荒山睥汝豪,为语涓流休荡漾。...
-
同龙友石门洞观瀑布歌
谢公昔为永嘉守,永嘉山水世无有。朝登绿嶂兴未已,暮踏孤屿徘徊久。惠连始入西池梦,斤斧还搜石门洞。阗寂初从兕虎游,幽闲忽听鸣琴哢。乱山夹岸清溪奔,双峰对起开一门。入门曲屈尽奇奥,谽谺古洞摇心魂。岩上瀑流白云舞,乍飞疑雪更疑雾。一道飘摇落千尺,银河疋练何足数。飞流直下声淅沥,登潭孤石相戛击。随风散漫入林壑,并作寒烟润苍壁。摩崖字画纷朦胧,赋咏无如天宝工。漫游已镌晁美叔,避暑复勒苏才翁。我亦清夏来绝境,瀑雪潭光两相映。挂席仍悬碧海心,扪罗已得青田令。古人没后空流水,仙吏爱奇数过此。绝顶相看一惘然,裹粮策杖从兹始。
-
张石川书来约会杭城议共远游
故人约我事清游,兹兴年来百不留。曾欲天台观瀑布,遂登庐岳访浮丘。枯筇短屐三高墓,明月清风八咏楼。屈子子长非我事,一区何处不夷犹。
-
七月三日自白鹿洞过开先寺观瀑布泉
瀑布泉如故,龙池画不成。匡山千古秀,鄱水四时清。尊俎开新酿,烟霞若旧盟。时逢贤郡主,细把故情倾。
-
游阳历岩观瀑布
阳历山前巉削壁。倒挂云岩石洞黑。未解源泉何处寻,但见长空一道白。远望还同玉柱观。近看却似泻冰盘。旋和甘露灌僧顶,忽傍飘风洒客冠。崩崖陡下数千级。石面苔花泫泫湿。曳来云脚共斜飞,迸出山腰还倒立。山腰云...
-
观瀑布柬同游诸友
两瀑五十里,炎蒸雨雪霶。那知庐阜境,元只在吾乡。
-
梁山瀑布
会稽之南罗浮北,中有大梁神仙宅。瀑流今占挂长虹,泻下银河数千尺。
-
卢岩观瀑布
...天绅,建瓴之势无停轮。累累小珠大珠堕,崩涛积雪浮松筠。曦晖照见闪虹电,云彩徘徊净霜练。微风忽度相欹斜,细雨轻烟拂人面。仰观不足常淙淙,厥状非一难形容。昼暮阴晴亦屡异,穷工极态烟光重。越昔卢鸿宅其下,翠庭樾馆何潇洒。岩因其姓以为名,高蹈应空后来...
-
季峰寺观瀑布龙潭作歌
山忽飞行水忽止,谁为大块主张弛。神斤鬼斧削不成,走石流砂皆可喜。破舟侧卧藏大壑,古盂偃仰沈潭底。银汉年年仰面看,只今知在深山里。白龙喷沫怒幽阻,触断崩厓拔地起。若教变酒浇磊块,想注腹中亦如此。妙境从来不可求,扁舟十过今游始。忽里瞿唐三百里,五月悬涛瀑相似。坐疑天公压浊世,倒翻海水洗尘滓。飞雪奔雷又入眼,一瞥惊魂卅年矣。头颅与水争洁白,世路崔嵬生尺咫。何似仙人绿云中,俯视五岳丘垤尔。大巧无心奚足怪,奇处纷拿如黍累。归来寻磴望瀑源,佛阁僧堂半荆杞。增减谁知千劫过,古今聚貉一丘比。请看石上满题名,十九询之骨同死。...
-
漱玉亭观瀑布
...。峡破不复合,龙飞不复归。但觉风雨沈沈四山暝,半空洒落千珠玑。石色际天青,遍刻前人辞。后题压前题,好名转被通人嗤。不如煮瀑布、拾松枝,可以润渴吻、涤馋颐。不则佳酿贮以双鸱夷,看山时复一中之。醉眠石上世事吾弗知,浮沫淅淅溅我霜华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