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古风五十九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五十九首诗内容继承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和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的传统,或言己抱负,或咏古伤今,或讽刺现实。组诗以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世道之治乱”为基本主题,反映出李白在诗学上并不是简单地附合当时推崇建安的流行风气,而是努力上溯风骚、尊复风雅,深化了初盛唐以来的复古诗学。在艺术上,诗人既运用写实手法,又进行想象夸张,有时还把抒写理想愿望和描写苦难现实结合在一首诗里。各首诗相对独立,但在主题、立意、风格及诗学渊源上又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
- 作品别称古风五十九首·其四
- 作品出处李太白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4年
创作背景
李白集中总题为“古风”的五十九首诗,在编排上并无次第。这五十九首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比较确定的是其二《蟾蜍薄太清》为伤王皇后被废为庶人之事,此事在开元十二年(724),则此诗应该是作于开元十二年之后。其四《凤飞九千仞》作于天宝十三载(754)诗人在秋浦时期。其十九《西上莲花山》作于至德元载(756)诗人由梁宋奔玉华山时。其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作于开元十八年(730)诗人入长安时。这组诗中最晩的作品,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为乾元二年(759)所作的其五十八《我行巫山渚》、其五十九《恻恻泣路歧》。
相关诗词
-
《陪侍知府待制丈巾山高设窃闻是日赓和去春林倅红楼风什奉继一首》拼音版
磴藓梯飙最上头,挈排牺象主觥筹。从容北海能延客,酣适东风咏倚楼。献岁顺成当大有,名儒过计与私忧。仰看凤德翔千仞,总领鸳鸾也狎鸥。
-
《次韵沈都宪·其一》拼音版
王公作意下郊人,廊庙江湖梦亦真。投老千峰聊自约,初交一臂此何神。青山两坐曾他雨,白雪连歌别是春。高逝凤凰九千仞,清都只恐绝无邻。
-
《岁暮閒居十首·其九》拼音版
昨梦深山杖短筇,羽人飞步亦相从。峰峦拔地九千仞,云雾搀天五鬣松。觉后晨钟馀几席,起来啜粥数游踪。东南名胜何曾领,布袜青鞋枉自缝。
-
《述怀五十三首·其九》拼音版
凤飞九霄上,五章翳朝霞。乃集大皇野,保珍远物华。竹实以为食,梧桐以为家。圣世既休明,四海静无瑕。感治遂来仪,和鸣献仙葩。复忧樊笼累,竟去不可遮。何能随燕雀,枳棘争喧哗。
-
《鲁直上东坡古风坡和之因次其韵·其一》拼音版
幽兰如君子,闲雅翰墨场。春风晓畦暖,斜日半窗光。竟夕澹相对,菲菲吐暗香。掩关清杖屦,帘卷度修廊。钗玉茎分紫,官梅花更黄。岂惟堪纫佩,试伴菊英尝。退处深林好,休移庭户傍。自同凡草茂,无事莫相伤。
-
《鲁直上东坡古风坡和之因次其韵·其二》拼音版
浮筠云海上,时作钟磬声。政似月中桂,不比首阳苓。蓬莱日月长,顷刻已千龄。群仙集其下,谈笑得长生。回首看尘世,秋瓜易落蒂。青鸾何时来,欲作飞升计。众真问平安,此诗烦送似。
-
《和山谷上东坡古风二首见一朝士今取一篇》拼音版
自鬻非奇货,强鸣非好声。法当老山林,松根断茯苓。朅来长安道,霜鬓迫衰龄。穷吟无知音,只觉太瘦生。公诗妙一世,风雅见根蒂。比兴千万篇,已作不朽计。穷达虽不同,嗜好乃相似。
-
《搆一椽于清风泾黄九烟题曰柏学士茅屋从杜少陵旧题也即步杜韵》拼音版
泾水洋洋可钓鱼,栖迟绝似碧山居。诗交杜甫千秋上,春老陶潜五柳馀。学士清风还拂拂,野人茆屋岂渠渠。年来巳办渔樵事,徒有家传太史书。
-
《怀古题雪十首·陶谷茶雪》拼音版
冯夷剪水飞九垓,琼花万树先春开。玉堂学士爱清味,取雪烹茶真快哉。堪笑娇娥党家妓,歌舞但知趋富贵。岂知吾儒俭素心,不誇文绮膏粱味。
-
《饯续古赘赵氏》拼音版
年华冠带玉辉辉,本悟秦风出赘扉。为要权宜就家室,不妨暂时别庭帏。化推正始馀麟厚,占协和鸣待凤飞。老我相亲垂十载,指期观子共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