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此诗为五首的末篇。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入,荡人胸襟、动尔情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6年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相关诗词
-
《咏怀古迹十首·其五·伍胥庙》拼音版
伍相祠堂步堞前,庙门欹仄草芊芊。看碑越客题诗去,乞食胡僧拥钵还。江水自流亡国恨,路松犹识大夫贤。只令麦饭谁为供,自摘幽花奠杜鹃。
-
《易州道中咏怀古迹五首用杜工部韵·其五》拼音版
移祸丧身何计拙,田光智勇岂言高。欲同楚国称三户,竟使秦兵虏二毛。虚掷头颅伤长者,枉求匕首副儿曹。阿房一样成焦土,漫诩长城缔造劳。
-
《易州道中咏怀古迹五首用杜工部韵·其三》拼音版
两峰削立势如门,隐约林坳见古村。落木远峦烟黯黯,孤城平野月昏昏。朔风似诉燕丹恨,流水难招侠客魂。千载悲歌徒感慨,一镫青史细评论。
-
《易州道中咏怀古迹五首用杜工部韵·其一》拼音版
凄凉百战疮痍地,亘古英雄草莽间。风韵萧萧生易水,云阴漠漠拥燕山。铜驼历劫观兴废,鸿雁忘情自往还。万壑千岩环崱屴,乱峰高耸紫荆关。
-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青冢》拼音版
别后传闻葬画工,君恩如海思难穷。香魂夜夜啼胡月,草色年年似汉宫。冢畔斜连南去路,天边不断北来鸿。沙场尚有征人骨,泣雨横霜卧短蓬。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铜柱》拼音版
分茅岭下寻铜柱,薄海人思汉伏波。列阵不难招象马,为梁真欲架鼋鼍。山川据险将无敌,金石铭功在不磨。莫道南征犹缓计,凌烟他日看巍峨。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台岭》拼音版
辛壬癸甲出关回,行路虽难歌莫哀。敝舍亦劳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门开。伤心逆旅通行李,屈指将军有姓梅。风度楼前融朔雪,大唐今数曲江才。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黄陵庙》拼音版
遗庙凄凉越鸟悲,云山九点望中疑。肝肠雨断随虞辇,桂酒千秋奠楚词。斑竹雨来还酒泪,洞庭烟净见修眉。行人莫问愁深浅,湘水滔滔未有期。
-
《咏怀古迹十首·其五·甘泉苑》拼音版
甘泉苑傍韸韸水,荡漾曾经画舸回。异代繁华无处觅,木绵开更刺桐开。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虞美人草》拼音版
剑气中宵不化虹,惟凭衰草寄残红。蛾眉岂怨君恩薄,玉帐初惊战士空。戏马台前啼晓露,乌江水畔泣秋丛。闻歌慷慨何须舞,禾黍离离满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