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百尺楼赋
〔魏晋〕
在青阳(1)之季月,登百尺以高观,嘉斯游之可娱,乃老氏之所叹。抚凌槛以遥想,乃极目而肆运。情眇然以思远,怅自失而潜愠。
阳春三月,登上百尺楼凭高望远。称赏这种游乐,因为它可以娱悦心怀,这也是老子当年所赞叹的呢!手把飞凌高空的危栏凝思遥想,于是极目远眺,任凭心驰神飞。情骛八极而神接万里,怅然若有所失,不由心中生出怨忿之情。
瞻禹台(1)之隆崛,奇巫咸(2)之孤峙。美盐池(3)之滉(4)污(5),察紫氛而霞起。异(6)傅岩(7)之幽人(8),神介山(9)之伯子(10)。揖首阳(11)之二老,招鬼谷(12)之隐士。嗟王室之蠢蠢,方构怨而极武。哀神器(13)之迁浪(14),指缀旒(15)以譬(16)主。雄戟列于廊技,戎马鸣乎讲柱(17)。
远看禹台突兀高耸,惊异巫咸山孤峰挺立。赞美盐池水波浩渺,紫雾蒸腾彩霞飞动。惊异幽处傅岩的古代高人傅说,神往曾隐居介山的旷世逸才介子推。拜谒首阳采薇、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呼唤隐居鬼谷的鬼谷先生。嗟叹王室争斗蠢蠢欲动,正四处招致怨怒而穷兵黩武。哀叹帝位飘摇、政权不稳,申斥奸邪之辈以晓谕君王。锋利的兵器排列在廊庙的板壁之前,讲舍的柱子上拴着嘶鸣的战马。
寤(1)苕华(2)而增怪,叹飞驷之过户。陟(3)兹楼以旷眺,情慨尔而怀古。
惊悟苇花飘荡而平添奇思怪想,悲叹飞驷过户而深感一切都如过眼烟云。登上此楼放眼远眺,令人追昔抚今慨叹不已!
小提示:郭璞《登百尺楼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百尺楼赋》是晋代文学家郭璞创作的一篇赋。这是一篇怀古伤今之作,既有对战乱混浊现实的不满,也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还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出魏晋之际文化人的精神重负与苦闷情怀。全赋善用比喻、想象、联想等方式,用语巧妙,构成绚丽多姿的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 作品出处艺文类聚
- 文学体裁辞赋
- 创作年代晋代
创作背景
《登百尺楼赋》这是郭璞早期所写的一篇怀古伤今之作。据《洛阳伽蓝记》记载,“阳北南有二门……魏晋曰大夏门……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门甍栋干云”,可以推测出百尺楼应该是洛阳西北面的大夏门城楼,所以郭璞的这篇赋应该是在洛阳写的。曹道衡认为,郭璞作此赋时大约三十岁左右。此时正是八王之乱爆发之时,时势艰危,社会动荡。作者从闻喜出发,取道今运城、安邑附近的盐池,写下了《盐池赋》《登百尺楼赋》和《巫咸山赋》等。他目睹王室倾轧,奸邪当道,雄戟罗列,战马嘶鸣的混乱现实,“怅然自失”,心存愠懑,然而又不便直陈确指,遂借追思古人而哀时伤世,聊作不平之鸣,为发“思古之幽情”而作此《登百尺楼赋》。
相关诗词
-
登陕州北楼却忆京师亲友
独上百尺楼,目穷思亦愁。初日遍露草,野田荒悠悠。尘息长道白,林清宿烟收。回首云深处,永怀乡旧游。
-
题敬爱寺楼
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
-
赋雪十韵
...喜胜花发处,惊似客来时。河静胶行棹,岩空响折枝。终无鹧鸪识,先有鹡鸰知。马势晨争急,雕声晚更饥。替霜严柏署,藏月上龙墀。百尺楼堪倚,千钱酒要追。朝归紫阁早,漏出建章迟。腊候何曾爽,春工是所资。遥知故溪柳,排比万条丝。
-
望江楼上作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
登薛象先新楼
矮檐风雨送蜗牛,有客来夸百尺楼。
-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五
春风吹鬓思悠悠,来上弥罗百尺楼。城郭万家尘似海,祗应高处不知愁。
-
王氏溪楼
晴云拂栋思悠悠,来上元龙百尺楼。落日正临官渡晚,春江自抱古城流。夹堤烟火千家市,下水帆樯万斛舟。旧事凄凉芳草满,不知何处是长洲。
-
楞伽寺湖山楼
石湖春尽水交流,来上支公百尺楼。尊酒吟分茶磨雨,疏帘横捲越城秋。一窗粉墨开图画,葛里风烟入卧游。正是倚阑愁绝处,不禁长笛起沧洲。
-
黎沧隐观趣楼
龙峰峰下俯江流,上有元龙百尺楼。叠嶂远从巴树拥,巨涛平蹙楚天浮。芳村花柳春风遍,晚岁桑麻暮雨收。汀鸟下时云片片,渚鳞行处水悠悠。樵歌出径遥通谷,钓舸回...
-
见山楼题常熟陈亚参卷
虞山青近东海头,正对元龙百尺楼。半山闲身刚得隐,四时佳景更宜秋。屐曾蹑后犹余齿,帘为看来懒下钩。倚遍曲阑人不见,断云飞鸟共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