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百尺楼赋》是晋代文学家郭璞创作的一篇赋。这是一篇怀古伤今之作,既有对战乱混浊现实的不满,也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还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出魏晋之际文化人的精神重负与苦闷情怀。全赋善用比喻、想象、联想等方式,用语巧妙,构成绚丽多姿的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 作品出处艺文类聚
- 文学体裁辞赋
- 创作年代晋代
创作背景
《登百尺楼赋》这是郭璞早期所写的一篇怀古伤今之作。据《洛阳伽蓝记》记载,“阳北南有二门……魏晋曰大夏门……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门甍栋干云”,可以推测出百尺楼应该是洛阳西北面的大夏门城楼,所以郭璞的这篇赋应该是在洛阳写的。曹道衡认为,郭璞作此赋时大约三十岁左右。此时正是八王之乱爆发之时,时势艰危,社会动荡。作者从闻喜出发,取道今运城、安邑附近的盐池,写下了《盐池赋》《登百尺楼赋》和《巫咸山赋》等。他目睹王室倾轧,奸邪当道,雄戟罗列,战马嘶鸣的混乱现实,“怅然自失”,心存愠懑,然而又不便直陈确指,遂借追思古人而哀时伤世,聊作不平之鸣,为发“思古之幽情”而作此《登百尺楼赋》。
相关诗词
-
《吊王卿之丧次韵》拼音版
去岁同登百尺楼,相期春晚更重游。舟藏大壑夜俄去,桥跨清溪花自流。五纪情亲真是梦,四山风物总成愁。一朝千古尚何及,空使文皇叹薛收。
-
《烟雨楼夜坐》拼音版
暮霭横空黯未收,晚来凉动满怀秋。澹云影里千山月,残角声中百尺楼。参坐共为文字饮,高谈不见古今愁。夜阑半醉意方适,径欲乘风汗漫游。
-
《秋日登李仲培山楼二首·其二》拼音版
零落十年客,迢遥百尺楼。霜寒龙塞晚,风急雁门秋。独戌三家市,长河一夜舟。村活还可醉,相对有双鸥。
-
《再用韵赠黄子久》拼音版
...俗避喧啾。藜杖常他适,绳枢每自缪。与人殊用舍,在己寡愆尤。济济违班列,伥伥远匹俦。能诗齐杜甫,分道偪庄周。达饮千钟酒,高登百尺楼。艰危仍蜀道,留滞复荆州。鹤度烟霄阔,龙吟雾雨稠。东行观海岛,西逝涉江流。自拟需于血,何期涣有丘。古书尝历览,大药岂难求...
-
《登高示诸弟妹》拼音版
九日同登百尺台,茱萸遍插菊花开。渚清沙白孤帆远,露冷江空一雁来。人事独悲秋渐老,少年须惜水难回。山川信美非吾土,欲赋《登楼》愧浅才。
-
《恩荣堂为乡同年王秉铨赋》拼音版
...尚英灵。恩波到冥录,含笑在朱陵。向来玉玺书,珍贮常兢兢。千载斯堂中,烂焕朱亟横。当昼忽腾雾,入夜恒衡星。何人百尺楼,屼屼徒峥嵘。我有寸草心,岂不云怦怦。天高日遄迈,如君今未能。濡毫为君赋,不觉中热蒸。至愿谅不孤,犬马难为情。共君矢天日,欲图报微生。
-
《田伯善少参登罗浮过饮小园留题四律次韵赋谢·其一·百尺楼》拼音版
楼居敢谓接瀛寰,把酒凭虚共看山。水色东西芳草外,岚光远近夕阳间。欲从鲍葛探三蹻,遥望罗浮问九还。呼吸公能通帝座,谁云列缺杳难攀。
-
《置酒登赋楼观月立夫有诗序别次韵》拼音版
西山自高爽,更上百尺楼。月华出万象,独以寸目收。寒光增灏气,山影接江流。相从更几日,醉赏同一瓯。诸君有大志,应销别去愁。衣食才足守坟墓,记取龙钟马少游。
-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并序)》拼音版
...。于是咀衔拉铁,逐日追风。并试长楸之埒,俱下兰池之宫。鸣鞭则汗赭,入埒则尘红。既观贤于大射,乃颁政于司弓。变三驱而画鹿,登百尺而悬熊。繁弱振地,铁骊蹋空。礼正六藕,诗歌九节。七札俱穿,五豸巴(bā)同穴。弓如明月对棚,马似浮云向埒。雁失群而行断,猿求...
-
《安定城楼》拼音版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