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铁椎传
〔明〕
庚戌(2)十一月,予自广陵(3)归,与陈子灿(4)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5),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1)》。
庚戌年十一月,我从扬州回家,与陈子灿同船。子灿时年二十八岁,爱好弄枪使棒,我给他讲授《左传》中的兵谋兵法时,趁机问:“你走南闯北,碰到过奇异之人吗?”子灿向我讲述了大铁椎的事,于是我写了《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1)陈子灿省兄河南(2),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3)青华镇人,工技击(4),七省(5)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3)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6),故尝与过(7)宋将军。
大铁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军家里遇见了大铁椎。宋将军是怀庆青华镇人,擅长武术,七省爱好武术的人都来向他学习,人们因他长得魁梧健壮,所以叫他宋将军。宋将军的徒弟高信之,也是怀庆人,力气大,擅长射箭,比陈子灿大七岁,是他小时候的同学,因此陈子灿曾经与他一同访问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1)客,貌甚寝(2),右胁(3)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4)。柄铁折叠环复(5),如锁上练,引(6)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7)。扣(8)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当时座上有个饭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丑陋,右腋下夹着个大铁椎,有四五十斤重,吃饭以及拱手行礼时,一刻也不放下它。大铁椎柄上的铁链折迭围绕着,像锁上的链子,把它拉开有一丈多长。他很少跟人们交谈,说话像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口音。问他家乡在哪,姓甚名何,都不作回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
我们在一起睡觉,到半夜,客人说:“我走了。”
言讫(1)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2)。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3)炕上矣。
话音刚落,人就不见了。陈子灿见窗门都关着,就吃惊地问高信之。高信之说:“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不穿袜子,用蓝手巾包着头,脚上缠着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什么东西都没有携带,而腰带中裹着很多银子。我和宋将军都不敢问他。”陈子灿一觉醒来,侠客却已打着呼噜睡在床上了。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1),然皆不足用。吾去矣!”
有一天,侠客向宋将军告辞说:“我当初听到你的名声时,把你当作英雄豪杰,然而你的武艺全不顶用,我走了。”
将军强(1)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2),夺其物,故仇(3)我。久居,祸且(4)及汝。今夜半,方期(5)我决斗某所。”
宋将军竭力挽留他,他就说:“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很恨我。我若久留此地,灾祸将会牵连到你。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定和我到某个地方决斗。”
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宋将军高兴地说:“我骑着马带着弓箭来助战。”
客曰:“止!贼能(1)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2)。”
侠客说:“不要去,强盗本领强且人又多,我想要保护你,就不能杀个痛快。”
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1)。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2),令贼知也。”
宋将军向来自以为了不起,并且也很想看看侠客的本领,就竭力请求侠客同往。侠客没办法,就带他一起走。将要到达决斗的地方,侠客送宋将军登上一座荒废无人的堡垒,说:“你只许观看,千万别作声,(以免)让强盗们发觉你。”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1)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2),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3)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4)观之,股栗(5)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这时,鸡叫月落,星光照着空旷的原野,百步之内能够看见人。侠客骑马飞驰而下,吹了几声觱篥。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聚集过来,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一个强盗提着刀纵马冲向侠客,侠客大喊:“看椎。”挥舞起铁椎,强盗应声坠落马下,马头也被砸得碎裂。那伙强盗向前包围上来,侠客奋力挥舞铁椎左右猛击,强盗们连人带马栽倒在地,三十多人被杀死。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吓得两腿发抖,几乎从堡垒上掉下来。忽然听到侠客大声呼喊道:“我走啦!”尘灰滚滚,朝着东方飞奔而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欤(1)?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2)《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3)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4),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大铁椎今年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5),甚工楷书也。
魏禧评论说:张良找到了大力士,在博浪沙用铁椎捶击秦始皇,大铁椎大概也是那种人吧?老天生下有奇异才能的人,一定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但我读陈亮的《中兴遗传》,发现那些才智出众、侠义刚烈、雄奇卓异的人,无声无息地不能在当代显露功绩声名的,又为什么这样多呢?是不是上天降生的人才不一定被人任用呢?还是任用他们自会有一定的时机呢?陈子灿遇见大铁椎是壬寅年,看他的相貌应当是三十岁,那么大铁椎当时已有四十岁了。子灿又曾经看见他写买东西的单子,楷书写得非常工整漂亮。
小提示:魏禧《大铁椎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大铁椎传》是清代文学家魏禧的一篇传记散文。作者因为不知道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兵器“大铁椎”来代替。文中以细腻生动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有识见、有气节、精武艺、识文墨,使用铁椎的大力士的“异人”的形象,描写出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本可大有作为,在当时却所遇不合,无用武之地,只能去与响马决斗的可悲境遇,透露出作者对明朝亡国君臣的不满,抒发了他的亡国之痛,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起来“抗清复明”的爱国思想。
- 作品出处魏叔子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明末清初之际,传体之文的创作呈现出勃兴之势,究其原因,盖与表扬忠烈 、以文存史之观念密不可分,因此具有鲜明且繁复的时代内涵,是清初士人(尤其是明遗民)复杂心迹的具体体现,魏禧就是其中的典范 。
魏禧为清初著名文人团体 “易堂九子 ”之首,以气节文章显声天下,为清初古文三大家之一 。 纵观魏禧之古文创作,传体文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考察其传志之文,可以见出清初士人复杂的心灵轨迹,也可解读清初文章的文化蕴涵及美学追求。此类传记中,传颂最广的无疑是 《大铁椎传》,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行为诡异 、 颇具传奇色彩的”江湖异人”的形象。
相关诗词
-
铁炉顶
...物暝。昔闻铁炉步,今过铁炉顶。铁炉已无睹,但见山水迥。林木杳深黑,巨石立鼎鼎。百里无炊烟,山径人迹屏。颇闻舟人言,日者屡传警。潜过崖壑下,仆从面目冷。畏途真险艰,嘿坐心怲怲。
-
致政中大邵公挽词二首·其一
四海声名老郑虔,一时人物敢争先。剖符北道分千里,拥节东州按十连。住世一丸无大药,传家三绝有遗编。魌头直指山南去,昨夜秋风正飒然。
-
陈汝大六十初度
年少曾窥宝笈文,老来高卧谢尘氛。吟边野兴随青草,世外馀生付白云。大药已传龙虎秘,閒身应混鹿麋群。桑弧正及黄花节,一度花开一寿君。
-
侍御叶公既按部吴会复以鹾政倥偬驰返临安谕檄通逵众以大定辄缀七言四律代柬行麾·其二
比屋香灯越水濆,霜天晨夕望氤氲。中朝独占乘骢步,大海争传谕鳄文。柱后峨冠心捧日,台端摇笔气淩云。栽花漫忆河阳事,灿烂芙蓉拭剑纹。
-
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选传贞父陶摇光何龙友彭伯时戴安仲从弟代骧赋
白社分携忆岁时,招邀此地即蓬池。山家几变仙灵在,秋色将分鸟鹊知。大药不传丹灶火,远心应共白云期。清光容易留杯底,肯惜更阑席更移。
-
盘江铁索桥复成寄安义蒋镇军炳堂
...香名,访古欲搜庄蹻迹。要令千里通滇池,亭堠画一悬旌旗。建牙出为方面守,古有举者勿废之。利民岂必创奇绩,凿空不若培其基。铁官矜贵铁政急,欲健元气忘疮痍。知君默默用此意,实事求是良可师。暄妍共爱山姜笔,小李画图纪风日。灵蠵赑屃能驮碑,深镌傥取吾言质...
-
游甘露寺憩后山亭子望大江
铁塔高临铁瓮城,天风浩浩送江声。古来文物南徐盛,眼底楼台北固横。渔笛乱催新月上,海门遥束暮潮平。风流七百年间事,何处茅庵认净名。
-
阅游学廷试卷宿文华殿西厢怀邓铁香鸿胪同治甲戌殿试予为收掌官邓以御史监试
卅八年前掌卷人,白头来坐殿中茵。人文干禄书犹昔,科目翘材馆一新。大道谁传无尽火?群公自积后来薪。骚魂合在梅花外,悄对凉蟾忆抚尘。
-
武夷有茶灶石酒杯洞大藏峰翰墨峰仙机岩棋盘石天壶峰大小廪石幔亭峰仙迹石水帘洞投龙洞汉祀坛大隐峰升真洞一线天灵岩石晚对峰虹桥
我欲编茆曲水傍,白云黄鹤共翱翔。纵游芳草寻春远,閒对赤松驻日长。茶灶岩边泉渍冷,酒杯洞口月流光。分明迥与尘寰隔,大藏犹传翰墨香。
-
盘江涡过铁桥游大愿寺
解辔似停桡,孤寻写泬㵳。铃声遥引杖,沙路亦乘橇。江束惊蛇网,山奔渴骥骄。龙归金粟寺,虬锁铁绳桥。门壁行鼯鼠,逢僧话獦獠。佛身镂石骨,禅屋寄藤腰。草果时充茗,蛮花亦间蕉。眉攒峰乱簇,缯裂瀑斜飘。待住颠愁秃,将行踵欲焦。徘徊且留饭,为我满椰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