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庾岭北驿
〔唐〕
阳月(1)南飞雁,传闻(2)至此回。
十月份南飞的大雁,听说到这就往回飞。
我行殊未已(1),何日复归来。
我的行程远没停止,不知何时还能回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1)不开。
江面平静潮水刚落,山林昏暗瘴气不开。
明朝望乡处(1),应见陇头梅(2)。
明晨登高望乡之处,应见岭头初绽红梅。
小提示: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题大庾岭北驿》是唐代诗人宋之问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情,引用一则“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感情。全诗情调低回婉转,感情真挚动人,诗旨在写“愁”,全篇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传情达意,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05年10月
创作背景
《题大庾岭北驿》此诗大约是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宋之问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东南)途经大庾岭北驿时所作。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宠幸,睿宗执政后,他却成了谪罪之人,被发配岭南,在人生道路上从高峰跌入深谷,胸中不免充满了忧伤和痛苦。当他到达大庾岭时,眼望那苍茫山色,想到一岭之隔,咫尺天涯,顿时,他那迁谪失意的痛苦、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于是写了好几首诗。此诗是其中一首。
相关诗词
-
过大庾岭
南连沧海北长江,庾岭分明迫上苍。唐相为谁开此道,涧松犹自领年光。货通南土诛求尽,泉界红梅去任忙。丁巳肩舆又南至,羞将短鬓犯寒霜。
-
过大庾岭
昔年南去入梅关,今出梅关又北还。瘴疠偶然全朽骨,梅花不必笑衰颜。泉探卓锡寒松底,碑读荒祠荔子间。更立西风凝望久,五云飞处是钟山。
-
登众岭用子翼韵
东南千万山,脱换布桂景。影落罗浮春,脉发大庾岭。融液结旋窝,柔茂豁深境。轩然峙众岭,巨舶系风碇。浮沉波浪皱,踊跃鱼龙并。累累花萼敷,款款蝶蜂竞。排云三两星,异质秀而颖。相望子午宫,乾坤气中正。顾盼出穷林...
-
度大庾岭二首·其一
突兀庾关暗晓昕,人从鸟道入高雯。嵩林秋晚新忧隐,车马骈阗旧见闻。行迈不随尘鞅后,凭高休作海江分。皇天后土知予意,半亩山田且自耘。
-
大庾岭谒张曲江祠
东山西山云气濛,马前忽见青巃嵷。不知梅关突兀在,何许绝顶尚有人烟通。赣南诺山颜尽赭,奔走荒原乱如马。天教留此作崇墉,瘴烟隔断苍梧野。曲江相国命世英,作事能使山神惊。不然螺旋山磴二百里,啖荒万里无人行。桄榔叶密天欲雨,古寺空垣走饥鼠。一代宗臣济世心,千年祠庙荒山主。庙前梅花三百株,花时气压蛮云粗。相公风度犹想见,令人不忆孤山逋。南来奉使六千里,眼见云山几如此。攀崖缘壁不须惊,岭南风物故乡情。归时正及南枝发,待向祠堂餐玉英。
-
过大庾岭
大庾经行谩记春,眼看花柳几番新。不辞白发犹为客,只恐青山也叹人。去马来牛南北路,风餐路宿利名身。霎时便是西江境,横浦桥头又问津。
-
古冈发舟亲友联帆一程至十二矶头痛饮而别余抵大庾岭寄诗谢之
杯酒临岐笑语间,冥鸿飞举狎鸥还。九重天上春如海,十二矶头水拍湾。庾岭梅花凭使寄,广寒丹桂许谁扳。王阳不负弹冠者,尚拟同趋玉笋班。
-
和王子元过大庾岭
秦皇戍五岭,兹为楚越隘。尉佗去黄屋,舟车通海外。峭巘倚云汉,推轮日倾害。贤哉张令君,镌凿济行迈。地失千仞险,途开九野泰。安得时人心,尽夷阴险阂。
-
大庾岭
路出南安南,上岭复下岭。盘旋山谷间,飞鹜烟云境。览秀目不穷,吸清心自省。滔滔名利途,对此愧幽屏。
-
大庾岭
五峤崔巍此最东,天将奇险界蛮中。炎洲气色鱼龙变,阴壑牙须虎豹雄。天末几回瞻北斗,林端犹未换西风。乡书欲寄无黄耳,谁识征人两鬓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