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题大庾岭北驿》是唐代诗人宋之问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情,引用一则“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感情。全诗情调低回婉转,感情真挚动人,诗旨在写“愁”,全篇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传情达意,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05年10月
创作背景
《题大庾岭北驿》此诗大约是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宋之问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东南)途经大庾岭北驿时所作。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宠幸,睿宗执政后,他却成了谪罪之人,被发配岭南,在人生道路上从高峰跌入深谷,胸中不免充满了忧伤和痛苦。当他到达大庾岭时,眼望那苍茫山色,想到一岭之隔,咫尺天涯,顿时,他那迁谪失意的痛苦、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于是写了好几首诗。此诗是其中一首。
相关诗词
-
《过大庾岭》拼音版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拊我顶,结发受长生。
-
《赠岭上老人》拼音版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
《题山农画梅》拼音版
大庾岭头春信早,十月梅开照晴昊。曾骑官马陇头来,百里梅花夹驰道。夫君元是岭南人,自言家近罗浮村。种梅绕屋一万树,玉为肌骨冰为魂。得官远向西湖住,喜与林逋作宾主。梦回酒醒霜月寒,又见梅花在窗户。笑倩傍人为写真,相看如见岭头春。一声长笛月欲落,肠断梅花身后...
-
《过大庾岭登文献祠十八韵》拼音版
策马度庾岭,复登文献祠。祠宇枕石壁,山水争献奇。鸣禽当丝竹,古柏罗阶墀。路人拜遗像,几百年于兹。唐陵十有八,翁仲委蒺藜。何如此祠久,天地与等期。我特肃敬心,再拜瞻公仪。忆公抱忠梗,身佩唐安危。齐名宋广平,远过姚元之。千秋上金鉴,十度抗直词。风度动人主,先几识胡儿。功垂开元日,人望贞观时。一曝十寒至,杨李相因依。酿作天宝祸,渔阳来鼓鼙。君王走蜀道,公言方见思。嗟哉邪间正,自古皆如斯。拜罢出庙门,去去从此辞。马上重回首,岭树寒风悲。
-
《从庾岭北归至万安县舟中作》拼音版
嗟予谬时网,作吏入西粤。饱历五岭云,四见梅花发。草树冬常青,岚雾昼不歇。徇禄叹迷方,留滞渐英达。驾言适京师,归途岭初越。忽惊险阻尽,俯视原隰阔。白沙缀疏星,碧水澹华月。乘流耳目新,破浪精神豁。鸥鸟会我衷,飞鸣恣怡悦。虽牵行役悲,吾躬庶可阅。
-
《梅岭题知事手卷》拼音版
黄金台上客,大庾岭头春。如是无诗句,梅花也笑人。
-
《大庾岭留题二首·其一》拼音版
晨兴散策云封寺,岩岫天开紫翠图。一水南来分百粤,大江东下入三吴。
-
《题王牧之所惠墨梅》拼音版
我家住在大庾岭之南,罗浮山之北,万树梅花三亩宅。地偏寒尽不知春,每傍南枝访消息。偶来谪宦居西湖,吟风咏月怀林逋。暗香疏影俱寥落,清兴不如观画图。罗浮山,大庾岭,琼瑶世界神仙境。酒熟梅开人未归,新诗题向图中景。
-
《过大庾岭寄冯梅宪表兄》拼音版
眼看庾岭梅花发,忽忆东窗月夜时。风景苍苍异南北,那堪心事转凄其。
-
《广东潮州会馆大厅联》拼音版
庾岭北临关,城郭星罗,天建潮阳环粤会;瀛洲南负海,帆樯云集,地连闽右得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