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唐〕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在成都时创作的七古。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一转意。开头四句追叙未拔之前;“东南飘风”四句正写为风雨所拔;“沧波老树”四句写拔后回思之情,两句切自己写,两句写一般人;最后四句表示深致哀悼。
创作背景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题型体制相似,都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天,时杜甫在成都。这年秋天的风雨不但摧破了草堂茅屋,而且将一棵堂前老楠树连根拔出。这棵楠树为杜甫深惜深受,杜甫常在树下吟诗,此次又目击楠树与风搏斗,最终树为风所拔,这与杜甫的性格、身世有相似之处,所以杜甫深深的感慨。
相关诗词
-
郧阳使署古柏为风雨所拔叹
世间旧物不多在,泰山秦松孔林楷。霜皮铁骨人不如,曾见黄尘起东海。郧阳八柏栽者谁,一一黛色青铜姿。支离偃蹇屹相向,苍然五老森须眉。使署庭前两株立,太阴沈沈白日匿。饥鹰侧翅不敢窥,逡巡却恐蛟龙得。我披绣衣岁一来,造次不踏阶前苔。八窗昼闭坐昏翳,虑惊幽暗精灵猜。崇正年间乱离久,黑山铜马纵横走。城中瓦屋烧作灰,遗黎都成丧家狗。此柏僵立烽火中,似有神鬼呵虚空。苍髯古貌阅人代,至今夭矫排天风。人生有生复有化,已见三株飒崩谢。天精下追雷斧喧,此老摧颓忽霜夜。丑形怪状今已无,耳畔仿佛闻嗟吁。毕宏韦偃不可见,恨不早写苍龙图。
-
道傍柳树多为风雨所拔横仆水滨无复理者见之怃然
堤柳何因厄闰年,坐惊摧折动逾千。空怜翠色犹横水,不见清阴可拂天。自昔冰霜非尔耐,于今风雨为谁颠。前人久费栽培力,可向樵苏惜弃捐。
-
梅花为风雨所残三绝·其三
先生旧日经行处,闻有寒枝笑晓林。便倩东风吹雨去,急携藜杖与僧寻。
-
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
碧荑红缕今何在,风雨飘将去不回。惆怅去年墙下地,今春唯有荠花开。
-
庭中海棠为风雨所败·其二
崇朝妒雨损花枝,更著狂风彻夜吹。莫自怨他风雨恶,靓妆能有几多时。
-
庭中海棠为风雨所败·其一
病起伤春试倚栏,名花经雨已摧残。等閒一片愁飞却,满地腥红更忍看。
-
梅花为风雨所残三绝·其一
五更风雨各无端,留取残枝与客看。何逊借花心欲折,玉奴愁雨晓应寒。
-
梅花为风雨所残三绝·其二
山西铁面故将军,新种梅花十里春。此地数枝留不得,东风可是恶欺人。
-
祝英台近·芍药为风雨所损
带围消,巾角蛰,扶病伴春住。忍说将离,帘外况风雨。最怜婪尾杯残,莺声啼后,尚浇酒、石阑深处。竹西路。长思小圃寻香,携手订花谱。花已飘零,蓬鬓近何许。不知廿四桥边,行云冷...
-
吴生光卿斋为风雨所破旋葺成之予过见壁上多有题咏因走笔赋此以赠
清斋四壁金风起,雅调高朋玉露收。烂漫珠玑山鬼泣,淋漓翰墨海天愁。斗间龙隐张华剑,屋里貂寒季子裘。不见洛阳年少客,立谈挥涕动宸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