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画舫斋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于庆历二年(1042年)所作的一篇抒情性散文。全文紧抓“以舟名斋”而作,先就斋的形状、结构加以介绍,然后介绍命名的由来,追忆被贬之事,情感上一波三折,由悲愤到抗争,抒发了其有志难酬的无奈,也体现出作者独特的文人情趣和严谨的人生态度。文章借景抒情,意趣相谐,文辞优美,含蓄隽永,言有尽而意无穷。
创作背景
《画舫斋记》作于庆历二年(1042年)十二月,作者时任滑州通判。这年四月,契丹扬言南侵,派使者逼宋割瓦桥关以南十县地。宰相吕夷简对富弼有成见,故意向皇帝推荐富弼出使契丹交涉此事。作者认为富弼是朝中重臣,此等差事凶多吉少,不宜出使,还引唐代颜真卿使李希烈遇害事加以谏阻,但无济于事。五月,又应诏写了《准诏言事上书》,极陈时弊、力主改革,也没得到采纳。在此种境况下,作者请求外任,被任命为滑州通判。到达滑州后,他在官署的东侧修建一室,题名“画舫斋”,并自己作记,以舟名斋,借题发挥,抒发内心的复杂矛盾,警醒自己要居安思危,渴望日后能东山再起,有所作为。
相关诗词
-
《题画舫斋》拼音版
画舫乘来画舫斋,是同是异费安排。虚舟若悟南华旨,所遇欣之总大佳。
-
《画舫斋》拼音版
松栋俯琳塘,如维青雀航。风荷呈静影,烟树入晴光。图画参生动,诗书阅古芳。凭窗成小憩,兴寄米襄阳。
-
《自石舫进舟由玉河至静明园溪路流览即景成短言五章·其一》拼音版
石舫前头画舫移,湖心犹冻碧琉璃。一般气候参凉燠,两字禅机悟即离。
-
《除夕集小画舫斋诗钟得磨画二字夜深归舟中续成一律明日简与会诸子》拼音版
劳劳万态趋今夕,独遣吾徒付醉吟。去日暗惊磨镜老,看人多学画眉深。灯前风物花先放,楼外春寒夜已沉。最是满江渔火绿,归舟还载一年心。
-
《画舫斋》拼音版
非舫偏名舫,萧然树石佳。何须添画壁,即此是书斋。柳密风生座,荷新水浸阶。湖山都入胜,鱼鸟共忘怀。不觉开诗境,因之溯道涯。栋梁予有待,舟楫汝惟谐。岂羡双飞鹢,犹嫌两部蛙...
-
《文之顾景蕃登子温舫斋不遇拈韵赋诗予亦和之》拼音版
漫郎不省尘中走,湖海收舟净无垢。规摹画舫作斋馆,似要窗间过山岰。平生张绪本豪放,人物风流记官柳。不应篷底了生涯,定是寓言犹十九。顾侯自说虎头孙,黠不论功痴已久。入门浪喜布帆在,兴尽中流漫回首。更将险语困嘲谑,诗...
-
《酬滑州公仪龙图见寄》拼音版
画舫斋前旧菊丛,十年开落任秋风。知君为我留红旆,犹记栽花白发翁。
-
《一枝花·其二·夜坐叠前韵》拼音版
户外春阴阁。甜酒浇书不恶。柳阴东面转、月将落。澹白梨花,长记东栏约。玉轸蛛丝络。指爪添长,一春谁弄弦索。昏旦何妨错。蝠燕从人清波。小斋题画舫、任栖泊。槐火清明过了,依前寂寞。漫整乌巾角。且自煎茶,玉烟轻度帘幕。
-
《咏郡斋壁画片云》拼音版
云片何人画,尘侵粉色微。未曾行雨去,不见逐风归。只怪偏凝壁,回看欲惹衣。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
-
《强幼安中大示乐闻过斋记以诗为谢》拼音版
白璧摩挲未有疵,榜斋铭座尚防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