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过吴江有感》是清代诗人吴伟业途径吴江时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两联写吴江城外之景及心中的感受。后两联写吴江城内见闻及诗人的感想。抒发了作者身遇乱世的悲凉。这首诗在写景抒情中,巧妙的叙事,全诗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描述,层次分明,语言生动、凝练,含蓄。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过吴江有感》这首诗约作于康熙七年(1668)春,作者吴伟业应友人吴琦之邀请从家乡江苏太仓往浙江吴兴,途经吴江。由于当时因战乱和繁重的苛捐杂税,乡村破产、百姓逃亡的现象比较常见,故作者有感而发。
相关诗词
-
舟行过吴江有感·其二
栖棘空回首,飞凫竟折腰。祇今随泛宅,敢复叹沉僚。行路终难拗,迷魂不可招。山川良是昔,恍似鹤归辽。
-
舟行过吴江有感·其一
陈迹端如幻,羁怀祇自惊。十年穷不死,四海寄馀生。蒲柳成衰质,枌揄忆旧耕。重吟五湖句,慷慨动幽情。
-
满江红·三过吴江
三过吴江,又添得、一亭清绝。刚占断、水光多处,巧依林樾。漠漠云烟春昼雨,寥寥天地秋宵月。更冰壶、玉鉴暑宜风,寒宜雪。臞庵右,山岚...
-
湘江静·次史梅溪韵过旧巷有感
...楼贳酒,章台步月,记题襟新句。十载恰归来,忆人面、桃花何去。当年燕子,重寻旧巢,嗟门巷,认无处。恁念远,更自苦。忍凝思、过墙秋树。青衫泪影,黄昏露下,讶邻娃腰鼓。一点映疏灯,犹怀想、小窗听雨。风流乍展,才华未老,閒情漫赋。
-
过淮阴有感二首·其一
落木淮南雁影高,孤城残日乱蓬蒿。天边故旧愁闻笛,市上儿童笑带刀。世事真成反招隐,吾徒何处续离骚。昔人一饭犹思报,廿载恩深感二毛。
-
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其二
宿秧青碧稚秧黄,长叶抽苗势已张。田就再耘秋有准,水收积潦旱无伤。老牛引犊挨篱卧,新燕将雏贴水翔。一壑一邱吾亦有,谁怜留滞尚他乡。
-
过吴江县
一棹吴江上,寒烟枫落时。无才堪赋咏,聊诵古人诗。
-
念奴娇·甲辰秋,重至湘江有感
波平如镜,畅襟怀、最是云峰烟壑。芦雁成群,沙际处、点缀水天一色。木叶刚凋,霜花再结,不耐罗衣□。蓬窗遥望,素娥滉漾如雪。还想九载飘零,东闽西粤,曾与江山别。今日重来,应笑我、犹恐鬓丝添白。渺渺离情,茫茫故里,只惹愁千摺。溪村鱼市,羡它消受风月。
-
倦寻芳·过废园见牡丹盛开有感
絮迷蝶径,苔上莺帘,庭院愁满。寂寞春光,还到玉阑干畔。怨绿空馀清露泣,倦红欲倩东风涴。听枝头、有哀音凄楚,旧巢双燕。漫伫立、瑶台路杳,月佩云裳,已成消散。独客天涯,心共粉香零乱。且尽花前今夕酒,洛阳春色匆匆换。待重来,怕只有、断魂千片。
-
过徐州有感
使旌又向彭城过,细柳薰风旧路蹊。舟棹下洪湍水恶,仆夫牵缆和歌齐。沐猴人去遗墟在,放鹤亭空落日低。我欲凭高望京国,白云烟树眼中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