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徵伯挽诗·其五
〔明〕
元宾既无禄,长吉亦早亡。
古人泪未尽,今子重夭伤。
憎能岂天心,念此谁纪纲。
綵㡛饰文木,袭君锦绣肠。
下入三泉底,千秋长閟藏。
惟应箕尾际,永夜腾光芒。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阳]韵
- 创作年代明代
相关诗词
-
李徵伯挽诗·其四
数短得气清,才高与时龉。黄鹄当摩空,岂复须再举。乃知摧折意,造物忍如许。空梁飘素帷,幽架落残楮。矫首青云衢,槐黄泪如雨。
-
李徵伯挽诗·其二
忆昨听鹤亭,与君初接言。神交四千里,从此成弟昆。诵我避水书,意气蔼兰荪。十年事几变,俯仰犹旦昏。已矣萧朱心,伤哉复谁论。
-
李徵伯挽诗·其六
生死犹寤寐,昔人屡言之。梦君执我手,明言两无疑。问死恨草草,怀存亦依依。及论重来理,调笑名我痴。肯綮出妙语,徘徊指还岐。幽林犹彷佛,高垄俨崔嵬。永念结沉痛,萧条谁与归。
-
李徵伯挽诗·其三
间岁苦离索,旧游若云萍。与君每共叹,忍复此长瞑。元龙按近甸,旦暮涕已零。遥遥两汪子,此信何时聆。虚檐团云影,永夜双烛荧。清欢可复继,即此成千龄。
-
李徵伯挽诗·其一
鸣雨送残夜,青灯黯无光。坐念绝代人,今古永相望。美德岂足恃,令我初志荒。忽复疑梦假,衾襚已充箱。掩涕不忍视,起步空徊徨。
-
李伯纪丞相挽诗·其五
一别睢阳后,风霜十五年。劳生俱老矣,流涕独潸然。丹井秋来就,心灯夜半传。定应真不死,归卧白云边。
-
李参政挽诗·其三
末路怀前辈,分符记旧临。吴兴惭薤本,宝婺仰棠阴。骥子尝倾盖,龙门亦整襟。无繇陪执绋,楚挽寄哀音。
-
李参政挽诗·其二
廊庙推良弼,屏藩纪吏师。三孤崇恤典,公座有佳儿。风节萧长倩,诗篇杜拾遗。倏骑箕尾去,名共列星垂。
-
左时翊方伯挽诗
漫说仙坛有地灵,早将尘滓濯清泠。多才拟作梁园赋,好古亲书汉石经。驷马门高归兴绕,五羊城远使车停。桂坡坡上怀人处,月落梁空梦易醒。
-
蔡子应郎中挽诗·其二
三生曾结在家因,半世相从渐老身。曲几团蒲分夜静,斜风细字寄情亲。伯牛命矣元非病,桑户嗟来已反真。我亦无心趁哀乐,每怀前事一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