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十六字令三首》是毛泽东创作的三首词。这三首小令都描写了长征路上的山,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尽显山之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
- 作品出处毛泽东诗词集
- 文学体裁词
- 创作年代1934—1935年
创作背景
《十六字令三首》这三首小令作于1934年到1935年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从闽西的长汀、宁化和赣南的瑞金、雩都地区出发,开始了远离中央根据地井冈山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遭遇到数不尽的艰难困苦,除先后以鲜血和生命突破蒋介石设置的四道严密封锁线外,还越过了千山万水,不仅以举世罕见的牺牲精神,战胜了强敌,而且以同样罕见的吃苦精神,战胜了种种困难和天险。
蒋介石曾屡次妄图凭借水的天险阻挡和消灭红军,例如湘江、金沙江、大渡河等;而相对来说,红军则对山更有感情,尤其是毛泽东,对山的感情更深。可以说,毛泽东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割据道路,始终是以山岭为依托的,在战略退却时,则更是以山岭为掩护。山岭是毛泽东和红军的好朋友,毛泽东和红军喜欢山,而蒋介石则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相当畏惧红军喜欢的山。
在实行战略大转移的长征途中,红军不仅大多数时候都在高山峻岭中行军,而且也常在万山丛中冲破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既历尽艰辛,又充满胜利的喜悦。毛泽东这三首小令,就是怀着喜悦的心情,在翻山越岭的长征行军途中写下的。
相关诗词
-
十六字令·三山海口看桃花,用一山丈韵
花,围住三山卖酒家。扶残醉,唱出海珠霞。
-
十六字令·述佛氏三戒·其一
贪,秋菊春兰一手拈。扬州月,独占不分三。
-
十六字令·听
听,窗外如何月有声。寒无寐,风雪正三更。
-
十六字令·闺雪
花六出,凝妆绣幕前。春纤冷,懒整玉钗偏。
-
十六字令·愁
愁,羽檄纷驰又一秋。频回首,惆怅水西流。
-
十六字令·莺
莺,枝上娇啼三两声。辽西梦,打断不分明。
-
十六字令·听
听,六曲屏山倚晓晴。流莺啭,风递隔花声。
-
十六字令·侬
侬,不道归来仍梦中。三生石,何处不相逢。
-
十六字令·题石子粲君浮海槛检诗图
浮,十里平湖漾碧流。呼鸳侣,同上木兰舟。
-
十六字令·卿
卿,眉语当年早定情。重回首,旧约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