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三首
〔近代〕
山,快马加鞭(1)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高耸入云端。快马加鞭向前赶路,不做丝毫停留。蓦然回首,惊叹身后的山峰与远处的天边快接上了!
山,倒海翻江(1)卷巨澜。奔腾(2)急,万马战犹酣(3)。
山,起伏如波涛,浩瀚似江海,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势奔腾迅猛如奔马,好似万马厮杀正酣战。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1)。天欲堕(2),赖以拄其间(3)。
山,傲立苍穹如长剑,刺破青天锋刃未残。山之利剑好似要刺塌青天,但青天不会垮下,因为高山之大柱正支撑中天。
小提示: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十六字令三首》是毛泽东创作的三首词。这三首小令都描写了长征路上的山,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尽显山之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
- 作品出处毛泽东诗词集
- 文学体裁词
- 创作年代1934—1935年
创作背景
《十六字令三首》这三首小令作于1934年到1935年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从闽西的长汀、宁化和赣南的瑞金、雩都地区出发,开始了远离中央根据地井冈山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遭遇到数不尽的艰难困苦,除先后以鲜血和生命突破蒋介石设置的四道严密封锁线外,还越过了千山万水,不仅以举世罕见的牺牲精神,战胜了强敌,而且以同样罕见的吃苦精神,战胜了种种困难和天险。
蒋介石曾屡次妄图凭借水的天险阻挡和消灭红军,例如湘江、金沙江、大渡河等;而相对来说,红军则对山更有感情,尤其是毛泽东,对山的感情更深。可以说,毛泽东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割据道路,始终是以山岭为依托的,在战略退却时,则更是以山岭为掩护。山岭是毛泽东和红军的好朋友,毛泽东和红军喜欢山,而蒋介石则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相当畏惧红军喜欢的山。
在实行战略大转移的长征途中,红军不仅大多数时候都在高山峻岭中行军,而且也常在万山丛中冲破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既历尽艰辛,又充满胜利的喜悦。毛泽东这三首小令,就是怀着喜悦的心情,在翻山越岭的长征行军途中写下的。
相关诗词
-
予甥龙务大以侍亲南归来告别因怀儿子平原书五十六字遗之
丹凤翩翩五彩衣,也随计吏上京畿。十年便可从师学,千里还应念母归。水驿行经春草绿,天门朝罢雪花飞。阿原久别怜渠小,此去相看愿莫违。
-
辛酉首夏余云谷自四明来访且录示丙辰年所和永国韵恍然唤起昨梦嗟壮健之不可复得今病废无它问谩书五十六字谢之时病犹未愈
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鞭。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
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二
水寒潭见心,木落山露骨。始信天无涯,万里不隔物。脱衣挂扶桑,引手探月窟。不负仁义心,区区五十一。
-
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其三·伍胥祠
伍胥祠庙锁溪桥,灌木千章夏自消。此地避仇空说剑,只今乞食有吹箫。东风芳草连吴苑,南渡江流尽浙潮。羡杀种鱼三徙客,烟波一去五湖遥。
-
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先将寄示因书五十六字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一轴郢人歌处雪,两重朱氏著来衣。闽山秀已钟君尽,洛水波应溅我稀。明日陪尘迎驷马,定淮斋沐看光辉。
-
将就十章更献三首词虽愈拙诚即可矜或歌执事之风猷或导鄙人之情志愿宽捷给稍赐披寻·其三
野性从来只澹如,奉身求足不求馀。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午睡爱茶鱼眼细,春餐费笋锦皮疏。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司洛下居。
-
将就十章更献三首词虽愈拙诚即可矜或歌执事之风猷或导鄙人之情志愿宽捷给稍赐披寻·其二
流年流矢亦争如,不觉春秋四十馀。凤阙有恩殊未报,麟台无德岂堪书。眼前侥幸将何称,身外贪求本自疏。唯拟从今作闲计,白云深处买山居。
-
上元口号呈莫令三首·其一
令君忧乐与民同,灯火随时祝岁丰。我亦颇怀归去乐,田蚕处处逐儿童。
-
上元口号呈莫令三首·其三
华灯能得几时新,明日当为刍狗陈。我识令君敦厚意,不能奉己厉吾民。
-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雷塘水乾禾黍满,宝钗耕出馀鸾龙。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