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杜洲乡学读书诸弟侄时王敬助为师
〔元〕
负笈少年志,读书无患贫。
聚萤时已迈,映雪事当新。
沈默东墟老,凄凉江左宾。
兴居便饮食,德性藉陶甄。
陋巷穷诗礼,荒陬集荐绅。
缁衣心眷眷,贝锦语谆谆。
醴设穆生□,□□□□□。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排律
- 文学韵律押[真]韵
- 创作年代元代
王子英馆杨氏作诗自述以柬之·其四
次雷子枢知事延平八咏韵·其五·梅山朝旭
寄兹息庵乞水墨蒲桃
八月十九日宿慈水车轮桥野人家夜闻犬吠有一人立门首忽问曰鸡鸣否诘之乃入县膺役者盖卜夜之早晚恐违官事也感而枕上有作
古意四首·其一
元日有感率成口号示季渊侄辈效储光羲体
相关诗词
-
以游子悲故乡为韵又五首 其五
竹间有数椽,读书乐未央。稻粱自为谋,风散鸿雁行。叔氏从我来,季子天一方。人生手足爱,念之搅中肠。谁不思息肩,我岂乐异乡。何时一青灯,夜雨同对床。
-
黄岩赵十朋贤士也有诗云四枚豚犬教知书二顷良田尽有馀鲁酒三杯棋一局客来浑不问亲疏予亦有东皋二顷,两子皆学读书客至则弈棋饮酒
薄有田园种斗升,两儿传授读书灯。客来一局三杯酒,王十朋如赵十朋。
-
寄俞八介甫读书处
梦寐殊方外,相思泽国边。山沈于毒雾,天落在平川。橘柚连书舍,鸬鹚满钓船。五年常忆尔,多病似今年。
-
彭青老往禾山读书所寓之室曰蛰庵为赋蛰庵诗一篇送之兼简白云元老
彭子担簦行有日,拄杖穿云风雨疾。主人好事家有书,卷埒石渠吞藏室。兹游远去栖碧山,头角未欲崭崭出。泥蟠谷底茅屋深,丹崖青壁几千寻。白云老元坐禅窟,笑汝犹作书生吟。峰头别打禾山鼓,唤起蛟龙趁云雨。
-
兵火之后家藏坟籍荡然寄居江村欲借书诸公先寄此诗·其一
卜筑江村翠岭坳,喜君书室近衡茅。牙签插架几千册,准拟从头借一抄。
-
送颇侄郡学读书
郡侯勤劝驾,英声播江濆。学官得鸿儒,笔头弩千钧。金兰二二友,执经造其门。欧阳子刘子,试艺咸有闻。吾侄奋袂起,去若渴骥奔。妙推天地假,高谈帝王尊。入室得妙语,录寄青溪村。
-
访何默甫文学读书山房何兼授徒
一室间开向翠微,独谐幽意托垂帷。手中编绝缘披惯,舍后园荒为懒窥。林木栖云阴讲席,山泉带雨涨书池。帐前弟子无休暇,共说身亲乐事师。
-
兵火之后家藏坟籍荡然寄居江村欲借书诸公先寄此诗·其二
闻道藏书埒石渠,仍能一读五行俱。不妨借我遮愁眼,胜著闲窗饱蠹鱼。
-
答王以明
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每读一篇,心悸口呿,自以为未尝识字。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已呼累马,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自监。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
-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啧啧雀引雏,稍稍笋成竹。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日暮麦登场,天晴蚕坼簇。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一朝忽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