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岳鄂王墓》是宋元之际诗人赵孟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为一首怀古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反映这样的现实入笔,表达了作者对抗金英雄被害屈死的叹息和哀悼,谴责南宋君臣苟安误国,流露了深沉的故国之思。首联入题,写景抒情,反映了诗人凄苦苍凉的心绪。颔联两句直斥宋高宗违背古训,本末倒置,是非混淆,置中原百万百姓生死于不顾。颈联感叹岳飞被害、南宋颓势难挽;天下中分,偏安一隅的局面也不能支撑下去。尾联与入题呼应,嘱人嘱已,“莫向西湖歌此曲”,否则必会引得湖光山色、天地万物同悲不已。
- 作品出处松雪斋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元初
创作背景
岳飞是千古奇冤,历来有许多题咏、凭吊,这首却尤为沉痛。赵孟頫是宋朝的宗室,带有皇家血统,自然对宋朝的灭亡有比常人更近距离的体会。此时宋朝已经灭亡,宋人诗里常见的对敌人的叫嚣怒骂、挑战决斗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的无奈,对于此时的局势,再没翻身的可能了。
或许正因为赵孟頫看破这层,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当仁不让、毫不推辞,到了京城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此后官运亨通,做到了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当时指责赵孟頫的人不少,但今人当更宽容地看待。宋朝廷已经成了那样,赵孟頫已不能有什么作为。读书做官是当时士人的必由之路,隐居不仕固然是选择,积极有为又也无过错,不过无论怎么辩白,总有苛刻的评论不放过他,想把他牢牢钉在耻辱柱上。在元朝的诸多诗词中,这是首好诗,不能因人废言。
相关诗词
-
《满江红·拜岳鄂王墓敬和原韵》拼音版
大树萧萧,对衰草、寒烟未歇。凭吊处、孤忠涅背,伊周争烈。石马昼嘶燕市雨,灵旗影断黄河月。念当时、南渡只偏安,空关切。三字狱,何时雪。十年力,谁人灭。为东窗一语,山河残缺。银碗红啼娇女泪,玉环碧化苌弘血。望冬青、尽处起西风,摇宫阙。
-
《拜岳鄂王墓》拼音版
有公无此日,再拜泪交颐。大义君臣重,孤忠天地知。鸩毛何太毒,龙渡只如斯。坟畔休留桧,行人欲斧之。
-
《岳鄂王墓》拼音版
族已北辕去,鼎犹南渡移。黄龙思痛饮,白马哭班师。日晕丹心贯,山荒碧血滋。鸣呼千古恨,扶杖读残碑。
-
《酹江月·拜岳鄂王墓》拼音版
杜鹃声里,吊河山、尚有凄凉残碣。六百年来多少事,日夜江潮呜咽。草冷银凫,风嘶石马,血裹忠魂碧。西风吹老,南枝几树松柏。堪叹三字冤沉,英雄事去,又见金瓯缺。回首荒烟陵寝路,山鬼秋原夜泣。泪洒神州,心伤南渡,遗恨黄龙月。椒浆重奠,乱山催下斜日。
-
《岳鄂王墓》拼音版
古木号风抱不平,百年忠义日争明。坟前人马空存石,何似当时听用兵。
-
《岳鄂王墓》拼音版
前相汪黄后相秦,力图恢复竟何人。朱仙路近旌旗晚,古汴城高草木春。江月照空埋剑狱,胡沙遮断属车尘。栖霞岭下将军冢,夜夜悲风起石麟。
-
《鄂王墓》拼音版
鄂王墓在栖霞岭,一片忠魂万古存。镜里赤心悬日月,剑边英气塞乾坤。苍苔雨暗龙蛇壁,老树烟凝虎豹幡。独倚东风挥客泪,不堪回首望中原。
-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拼音版
...虽死,气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
-
《读岳鄂王传》拼音版
...腾抔土方朣朣。春秋不书六月雪,是日集霰回泠风。杞传百世子配食,天定胜人还至公。乱臣贼子生看好,遗臭不老均翾虫。坐令三光五岳气,百岁左衽昏蒙蒙。周南滞留奋椽笔,折奸全直传无穷。浯溪大字倘可法,燕然苍藓知谁砻。开禧之事如昨日,清淮洒血连天红。动逾...
-
《岳鄂王歌》拼音版
...先皇目中血。将军将军通军术,君命不受未为失。大夫出疆事从权,铁马长驱功可必。功成解甲面赤墀,拜表谢罪死不迟。惜哉忠义重山岳,智不及此良可悲。乌乎肆谗言,加毒手,申王心,循王口,蕲王湖上乘驴走。五国城头帝鬼啼,胡儿相酌平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