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三韵三篇》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意旨隐晦。第三首诗痛批蝇营狗苟、趋炎附势的可笑小人。前两首诗运用比体,其中第一首兼用赋法,而第三首诗语多讽刺,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在严武幕府任职,不堪拘束而辞职回归草堂,这组诗当是为幕府中所受屈辱而发,有人认为创作时间在永泰元年杜甫离蜀前夕。
对于这组诗的创作契机存有争议,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讽朝政之失。以黄鹤为代表:“此当是永泰元年作。时代宗信任元载、鱼朝恩,而士之变节者,争出其门。二人在广德、永泰间,其权特盛。详玩末章,其意显然矣。”(二)只是一般感讽,不必深究具体所指。以浦起龙为代表:“三篇乃古杂诗体,不得定为何时所作,亦不必强求其何所指切。”(三)主要赋幕中事。以黄生为代表:“三首与《莫相疑行》《赤霄行》,似皆在幕之作。”
杜甫作《三韵三篇》,最可能的原因是杜甫立春那天寄到幕府的诗惹祸了。本来,幕府中对他辞职事就有议论,严武感觉受伤没面子是人之常情,却没有料到还有更厉害的打击在后面,先是抱怨入幕不值,后是说“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于是府中“笑话”满天飞。这样的局面严武当然很难接受。再加上严武的周围有不少奉承拍马并且拨弄是非的人物, 他们对杜严关系的变化产生了腐蚀与致命一击。这期间可能出现伤害杜甫尊严的事情,因此他创作这组只有自己才能解释清楚的谜语诗,以宣泄愤怒,安抚自己。
相关诗词
-
《三韵三篇·其二》拼音版
曲曲溪水流,东折复西转。潭底一何深,滩面一何浅。人心亦复然,何从测夷险。
-
《三韵三篇·其一》拼音版
巨鸟有六翮,大鱼有重鬐。回翔栖邓林,喷薄游天池。终焉触罔罟,性命不自持。
-
《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其二·碧波亭感事》拼音版
华堂直北望云烟,劳远勤归此待贤。下榻喜逢徐稚至,登舟常羡李膺仙。知君将奉三年最,感旧曾歌一夜怜。红粉若能留客醉,不辞飞盏共陶然。
-
《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三首·其三》拼音版
声利从来解破除,秋滩唯忆下桐庐。鸬鹚阵合残阳少,蜻蛚吟高冷雨疏。辩伏南华论指指,才非玄晏借书书。当时任使真堪笑,波上三年学炙鱼。
-
《再用恢大山韵三首·其三》拼音版
往古岂可泥,群饮惩商顽。我有漉酒巾,糟粕常斓斑。其在易之需,云天未渠攀。宴乐以俟时,鸡鸣当开关。醉乡幸有路,可往不用还。何能顾金钱,悠然颓玉山。
-
《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其三》拼音版
...储眠,疏林月色与风泉。梦魂忽忽到真境,侵晓遁迹来洞天。洞天非人世,予亦非世人。当年曾此寄一迹,屈指忽复三千春。岩头坐石剥落尽,手种松柏枯龙鳞。三十六峰仅如旧,涧谷渐改溪流新。空中仙乐风吹断,化为鼓角惊风尘。风尘惨淡半天地,何当一扫还吾真?从行诸...
-
《喜苏潜夫至柳浪座上限韵三首·其三》拼音版
小仄呼藤杖,微喧去皂衫。花头当槛落,鸟影入杯衔。对口浮三爵,他时老一岩。暂来犹有禁,佛语口须缄。
-
《大宗伯董丈用均用前押韵三章·其三》拼音版
词客兰台旧姓班,些成松柏恸堪攀。非熊自枉车中载,汗马那容牖下閒。人向九京回白日,天留三管施青山。痛来南北风尘思,不入麒麟将相颜。
-
《送甥嘉之茂州次玉溪侍御韵三首·其三》拼音版
雪山天地外,经夏雪难消。气冷三城戌,光通万里桥。谁言州不好,汝去蹃宁遥。纵使胡笳夜,犹能梦入朝。
-
《次韵工部兄除夕见寄三首·其三》拼音版
江城流落岁还新,懒作雕虫问大钧。月尽嘉平馀景刻,年侵彊仕尚沉沦。晚持禅悦惟三白,晓簇春盘又五辛。肯把生涯供烂醉,黎明学不动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