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山三洞歌
〔明〕
薄游金华山,信足支短筇。
长啸黄初平,蹴踏金芙蓉。
芙蓉峰头白云起,天风习习两腋举。
相传古来洞天三十六,乃是赤松真人之所理。
千岩拔崔嵬,万壑亘迤逦。
高欲凌空同,侧若摧鸟鼠。
括苍与台雁,琐细不足拟。
帝鸿既长逝,雨师邈难招。
回看昔日讲堂洞,却忆当时刘孝标。
九龙蜿蜒读书处,穹岩怪石摩苍霄。
荒坟突兀葬彩笔,至今词客何寥寥。
讲堂信郁纡,朝真益弘敞。
天门划然开,石洞豁榛莽。
恍然坐我金银台,昆丘玄圃恣来往。
青虬赤鲤尽罗列,三仙七圣时俯仰。
幽怀转轶荡,胜槩杳莫穷。
飞梁百尺下窈窕,举足却堕冰壶中。
冰壶跨山腹,气势何其雄。
何年虎豹穴,置此蛟龙宫。
水帘参差直下五千尺,银河宛转倒泻双白虹。
天孙云锦织璀璨,鲛人珠箔垂玲珑。
飞流溅沫日夜不得息,惊涛涌雪六月迷长空。
耸身出冰壶,倚杖息馀峭。
举头万松巅,隐隐落斜照。
石羊纷纷望不穷,突见双龙挂寒峤。
恍惚初平兄弟骑,蜕骨遗此青天貌。
俯窥曲涧仅容膝,解衣燃烛渡深黑。
行行不尽一线明,万乳荧煌喷苍壁。
玉树罗青葱,芝田烂金碧。
谁持巨灵斧,凿此灵仙窟。
真人渺何许,瑶草纷可拾。
枰间数子势飞动,细看尚记当年弈。
人言此穴穿四明,天窗万叠开蓬瀛。
摩挲仰视众仙箓,隐见若有胡生名。
吁嗟我今胡为在下土,青鞋布袜濩落如流萍。
乃思昔日玉皇侧,看花醉卧芙蓉城。
木公徘徊向我怒,授简谪余离太清。
一落人间五千载,沧溟浩劫会巳盈。
顾瞻灵境但咫尺,奋身欲飞还不能。
倚杖还悲歌,壮心浩难遏。
却忆云门期,瓢笠候明发。
回望金华山,兹游信奇绝。
馀霞映袍袖,岚翠尚明灭。
何当蹑苍虬,长揖众仙列。
提携两赤松,永与尘世别。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创作年代明代
临淮席上蔡生乞诗作时王山人在坐
青楼曲三十六韵
赠幼文幼文丁氏逸季侍童也常置帐中余从诸客徂伺得之赏其丰神莹彻为赋二首·其二
拟古二十首·其八
赠幼文幼文丁氏逸季侍童也常置帐中余从诸客徂伺得之赏其丰神莹彻为赋二首·其一
一梦
相关诗词
-
游金华山三首·其三
湿雾空濛啼画眉,满山黄竹雨垂垂。隔溪乱石如羊白,想是初平去后遗。
-
游金华山三首·其二
玄都静者学仙处,说在金华小洞天。偶忆骑鲸沧海去,石田瑶草自年年。
-
游赤松·其三
金华三洞洞中天,今日来游信有缘。丹井水寒瑶草碧,白云犹伴石羊眠。
-
后围棋歌再赠黄山人
...先著纷纷布要害。吾观此道与兵合,一一为子陈梗槩。攻城略地创都邑,背水依山列营砦。发纵元勋首帷幄,指画奇谋洞蓍蔡。援桴击鼓事征讨,跃马横戈奋骄怠。湘东一目宁久长,大舜重瞳迄推戴。三千牧野行造基,百万昆阳坐奔溃。大军涿鹿平蚩尤,孤卒鸿门闯樊哙。混壹区...
-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
-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其二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其四
玉立金华霄汉间,帝封天女鍚仙山。被他走下严滩去,一水穷追竟不还。
-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其一
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却被惊湍漩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
-
题耕岩草堂图为沈樗崖山人
...复社人,报复私仇忘板荡。但见苍鹰击殿飞,谁防铁骑横江上。耕岩名在刊章中,弋者何篡冥冥鸿。破家无事容张俭,亡命幡然窜蔡邕。金华山深瑶草秀,有流可枕石可漱。乱定草堂归去来,白发如新面已绉。彭泽松菊认宋遗,武陵衣冠袭秦旧。文孙墨妙绘作图,展卷一片烟模糊...
-
煮石山房为金华山人赋
山人不饭粳稻香,笑指白石为糇粮。金华之石犹可食,元是旧牧初平羊。荆榛拾归夜深煮,自言久服能轻举。但令随处有云根,不问青天旱无雨。我生无力耕西畴,砚田欲枯抱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