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道一师兰若宿
〔唐〕
一公栖太白(1),高顶出风烟。
一位高僧在太白峰修行,高高的山顶上云烟飘荡。
梵(1)流诸壑遍,花雨(2)一峰偏。
寂静的气息漫布众多的山壑,佛法功德的花雨偏聚在一峰上。
迹为无心(1)隐,名因立教(2)传。
行迹因为心无邪念而隐蔽,名声因为树立教派、弘扬佛法而传播。
鸟来远语法(1),客去更安禅(2)。
鸟儿飞过的时候他在讲说佛法,客人离开之后他在静坐入定。
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
白天走到松林小路的尽头,晚上在寺庙边投宿。
洞房(1)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幽静的内室隐藏在深深的竹林中,清净的夜晚听见遥远的泉水声。
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1)前。
过去听闻声名像是在云霞般高处的人物,现在就在我的床榻前。
岂唯暂留宿,服事(1)将穷年(2)。
哪里只是暂时的留宿,希望能够毕生服侍佛祖。
小提示: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投道一师兰若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首句点出高僧居于名山峻岭之上,三四两句将禅意佛心染遍名山峻岭,第五至第八句描写高僧的修行境界,接下来四句描绘院落的清幽,最后吐露对修习佛法的诚心。全诗写景清幽,极富禅意。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735年
创作背景
《投道一师兰若宿》此诗当作于王维晚年时期。王维晚年热衷于颂禅,对于佛教有着真实的敬意。此时他倾心佛法,在拜访高僧时创作此诗,希望这位高僧能够指点自己,获得心灵的宁静。
相关诗词
-
配合·其一
呼雌之法与君知,不贴之时便换雌。一个不贴又一个,若还呼久太非宜。
-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一一八
横说竖说何曾动著舌头,逆行顺行总是家常茶饭。有准绳,无畔岸,吾道一以贯。
-
十一月十日宿陈敬初馆中临别有作
岁十一月当严冬,江湖水落潜蛟龙。萧条长途客旅散,而我买棹过吴淞。兹行岂为饥饿逼,念子高谊来相从。托交同门已十载,蒙被教益开愚憃。时时彼此互有激,譬持寸筳撞巨钟。姑苏台前揽秋色,丽正门外寻春容。中间欣戚每相系,要复终始犹駏蛩。一自去春与子别,旌旗满眼纷纵横。及兹相见恍如梦,中夜论议披心胸。君言禄爵非所愿,但愿击壤歌时雍。却因文章著不朽,韬晦养粹甘为农。顾我所愿颇异子,谓欲与世相奔冲。黄金铸印锦悬绶,时至未敢辞侯封。丈夫出处虽二致,非系愚哲由乖逢。得意觖望亦常事,所贵自宝如璜琮。计长较短语辄久,坐听曙鼓声鼕鼕。...
-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一
涧水横斜石路深,水源穷处有丛林。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败壁数峰连粉墨,凉烟一穗起檀沈。十年亲友半零落,回首旧游成古今。
-
同熊伯通自定林过悟真二首·其一
与客东来欲试茶,倦投松石坐欹斜。暗香一阵连风起,知有蔷薇涧底花。
-
朱朝议移法云兰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说之。”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
-
蜀道难·其一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
-
大觉高僧兰若
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一老犹鸣日暮钟,诸僧尚乞斋时饭。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
谒真谛寺禅师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