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阳城

高适

原文 拼音版

huāngchéngzàigāoànlíngtiàoqīng

chuándàohàntiānziérfēngshěnshí

jiānyínqiěmáoshúyún

yīngxióngzhǔfǎnlìngér

liángshīchénjié

tàicháoshìnǎilìngrénsuǒchī

小提示:高适辟阳城拼音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作品简介

《辟阳城》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内容是鞭笞吕太后与审食其淫乱,汉高祖反封审食其为辟阳侯。不仅谴责宫闱丑闻,且可看出诗人对山雨欲来的祸乱有强烈的预感和隐忧。全诗大半议论,义正辞严。

创作背景

高适于天宝十载(751)春自蓟北归梁宋,途经河淇时作《辟阳城》此诗。诗人于上年送兵清夷军时,已见安禄山治下边塞形势危急,天宝十载春又听说杨贵妃与安禄山苟且之传闻,遂以汉代唐,隐晦地对朝中乱象表达批判和忧虑。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