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阳城

高适

原文 拼音版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

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

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

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

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作品简介

《辟阳城》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内容是鞭笞吕太后与审食其淫乱,汉高祖反封审食其为辟阳侯。不仅谴责宫闱丑闻,且可看出诗人对山雨欲来的祸乱有强烈的预感和隐忧。全诗大半议论,义正辞严。

创作背景

高适于天宝十载(751)春自蓟北归梁宋,途经河淇时作《辟阳城》此诗。诗人于上年送兵清夷军时,已见安禄山治下边塞形势危急,天宝十载春又听说杨贵妃与安禄山苟且之传闻,遂以汉代唐,隐晦地对朝中乱象表达批判和忧虑。

  • 赏析

《辟阳城》此诗首二句叙事,言归途中经辟阳城,俯视淇水。三、四句即景怀古,引出审食其被封辟阳侯一事。“奸淫”以下八句批评议论,借审食其私通吕后使朝廷蒙羞,却得汉高祖封侯一事,暗讽安禄山与杨贵妃秽乱宫廷却受唐玄宗重用之事,既为玄宗受欺感到惋惜痛心,又谴责杨贵妃位同皇后却不能检点言行而母仪天下,同时斥责安禄山身为臣子却不能恪尽为臣之道,为世人留下笑柄,令人唏嘘叹...

展开全部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