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 作品出处全梁文
- 文学体裁骈文
- 创作年代南朝
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晚年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公元536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公元526年(梁普通七年),任中书郎在公元532年(梁中大通四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
相关诗词
-
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
暮意歌上眷,怅哉望佳人。擥洲之宿莽,命为瑶桂因。观书术不变,学古道恒真。若作商山客,寄谢丹水滨。
-
倚韵奉答赵中书昂二首·其一
卓荦才华迈子云,紫薇花底散清芬。一池墨水时相近,满案芭蕉日更勤。金匮夜抽书总秘,玉堂昼直漏稀闻。宦情莫叹遭逢晚,圣主于今正右文。
-
次韵郑琴山并谢中书君之贶三首·其二
我屋梅花为客栽,吟梅君独未能来。山中欠了连床约,却对西湖笑口开。
-
倚韵奉答赵中书昂二首·其二
松雪仙翁非世人,玉为肌骨水为神。挥毫每见烟生纸,题璧曾烦袖拂尘。霄汉十年明圣宠,风云千载壮图伸。古来书法多名世,独数公权是谏臣。
-
和谢孟彝秘丞馆中书怀
...我已愧瓶罂溢。惊看淋漓洒巨轴,岂比呻吟点枯笔。吾侪立名要不朽,荣禄过眼才一瞥。从今朝谒得休暇,勿使文会多间阔。摩挲尊罍品书画,上下古今商得失。乞归早得隐林岩,誇与渔樵旧人说。
-
答虞中书书
栖六翮於荆枝,望绮云于青汉者,有日于兹矣;而春华来被,草石开鲜,辞动情端,志交衿曲,信知邻德之谈,无虚往牍。夫子虽迹躔朱阁,而心期岱岭,岂但散发乎高岫,以将飞霜於绝谷,良为钦哉?野人幸得托形崇阜,息影长林,每对月流叹,临风轸慨,徒事累可豁,而发容难待,自非齐生死於一致者,孰不心热者乎?举世悠悠,孰云同此?傥遇知己,相与共忧。朅来虞公,兹焉可迈,何为栖栖,空劳鼓缶,迨及暇日,有事还童,不亦皎洁当年,而无忸前修也。
-
枕中记
...,日惧一日,不知老至。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弥留沈顿,待时益尽,顾无成效,上答休明,空负深恩,永辞圣代。无任感恋之至。谨奉表陈谢。”诏曰:“卿以俊德,作朕元辅,出拥藩翰,入赞雍熙。升平二纪,实卿所赖,比婴疾疹,日谓痊平。岂斯沈痼...
-
答无逸惠书
...少馀味,灯火可亲病为祟。谢侯好事怜我穷,时遣双鱼问憔悴。交情乃似亲骨肉,学行坐越诸公辈。胸中万卷书屈蟠,少日力战登诗坛。下帷却扫谢俗子,冻吟不管儿号寒。只今食粥已数月,千虑百忧烦笔端。高才本是栋梁器,苦语终无儒生酸。乐...
-
答中书诗八首·其四
中予备列,子赞时庸。偕直东署,密勿游从。彼美显价,煌煌逸踪。振迹鼎朝,翰飞云龙。
-
素笺馈雪湖辱诗来谢次韵答之
华篇酬素楮,使至一舒眉。误此琼瑶报,惭非玉屑姿。粗疏承用乏,雅澹慰心知。聊伴中书老,清风旧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