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中记
〔唐〕
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
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
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
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
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
言讫,而目昏思寐。
时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
其枕青甆,而窍其两端,生俛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由是衣装服驭,日益鲜盛。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应制,转渭南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诰,三载,出典同州,迁陕牧,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卞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是岁,神武皇帝方事戎狄,恢宏土宇,会吐蕃悉抹逻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沙,而节度使王君㚟新被杀,河湟震动。帝思将帅之才,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节度使。大破戎虏,斩首七千级,开地九百里,筑三大城以遮要害,边人立石于居延山以颂之。归朝册勋,恩礼极盛,转吏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时望清重,群情翕习。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贬为端州刺史。三年,征为常侍,未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中令嵩、裴侍中光庭同执大政十余年,嘉谟密令,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制下狱。府吏引从至其门而急收之。生惶骇不测,谓妻子曰:“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
引刃自刎。其妻救之,获免。其罹者皆死,独生为中官保之,减罪死,投驩州。
数年,帝知冤,复追为中书令,封燕国公,恩旨殊异。生子曰俭、曰传、曰位,曰倜、曰倚,皆有才器。俭进士登第,为考功员;传为侍御史;位为太常丞;倜为万年尉;倚最贤,年二十八,为左襄,其姻媾皆天下望族。有孙十余人。两窜荒徼,再登台铉,出入中外,徊翔台阁,五十余年,崇盛赫奕。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皆第一绮丽,前后赐良田、甲第、佳人、名马,不可胜数。后年渐衰迈,屡乞骸骨,不许。病,中人候问,相踵于道,名医上药,无不至焉。
将殁,上疏曰:“臣本山东诸生,以田圃为娱。偶逢圣运,得列官叙。过蒙殊奖,特秩鸿私,出拥节旌,入升台辅,周旋内外,锦历岁时。有忝天恩,无裨圣化。负乘贻寇,履薄增忧,日惧一日,不知老至。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弥留沈顿,待时益尽,顾无成效,上答休明,空负深恩,永辞圣代。无任感恋之至。谨奉表陈谢。”
诏曰:“卿以俊德,作朕元辅,出拥藩翰,入赞雍熙。升平二纪,实卿所赖,比婴疾疹,日谓痊平。岂斯沈痼,良用悯恻。今令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就第候省,其勉加针石,为予自爱,犹冀无妄,期于有瘳。”
是夕,薨。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
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
生怃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
稽首再拜而去。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枕中记》是唐代文学家沈既济创作的一篇传奇。文章描述不得志的士子卢生在道士吕翁的帮助下做了一个美梦,梦中曾一度享尽荣华富贵,飞黄腾达,而梦醒之时连一顿黄粱饭尚未煮熟,揭露了封建官场的凶险和黑暗,讽刺了那些热衷功名、利禄熏心的文士,也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人生如梦的消极出世思想。全文结构谨严,前后以黄粱照应,以黄粱蒸始,以黄粱未熟终,同时穿插一个高人吕翁点拨,一线贯穿,毫无滞碍之感。
- 作品出处太平广记
- 文学体裁传奇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枕中记》收入《太平广记》《文苑英华》,鲁迅校辑《唐宋传奇集》也收入此篇。此篇构思受六朝“焦湖庙祝”故事(出刘义庆《幽明录》,一说出干宝《搜神记》)启发。沈既济一生的宦海浮沉都与他作为杨炎党人的身份密不可分,他创作《枕中记》的部分初衷或许是要塑造一个基本正面的形象来表达对杨炎的感恩之心和惋惜之情。
相关诗词
-
中秋月·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
眉妩·记穷中载酒
记穷中载酒,客里看花,寥落未堪语。小梦萦秋被,华胥路,遥遥一枕何许。无根萍絮,又此番、随水来住。但辜负,半壁斜阳老,胜游久无主。犹念,愁人怨蝶,向槐阴独梦,台畔双舞。千古伤心事,功名外,尚有痴呆儿女。残风败雨。问甚时、花记前度。便兴废重题,都收入、锦...
-
南乡子·舟中记梦
欹枕艣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寃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
自鄂渚至夔府途中记所见一百十韵
...相问,刘郎似见招。双帆方快意,五两忽狂飙。谁弄黄昏笛,如闻赤壁箫。孤烟为藕市,一叶是渔舠。江水澄泥煮,芦薪带湿烧。梦回惊枕撼,晓起觉风调。蔬撷才盈握,鱼?莫计艘。横波沉密网,巨浪脱高跳。红想乡醪滑,黄看野菊娇。左公城穴兔,油口树喑蜩。水是蛟龙地...
-
天池石壁为铁雅赋
尝读枕中记,华山閟中吴。神泉发其颠,青壁缭其隅。春风四山来,群绿互纷扶。羽觞曲折行,浮花与之俱。采珠搴薜荔,洗玉弄芙蕖。聱叟颇好名,石洼作鱼...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七
官舍有丛竹,结根问囚厅。下为人所径,土密不容钉。殷勤戒吏卒,插棘护中庭。绕砌忽坟裂,走鞭瘦竛竮。我常携枕簟,来此荫寒青。日暮不能去,卧听窗风泠。
-
与金陵士人话所过山水
...愁心颜。闻道江乡是佳处,烟花如海莺啼曙。但恨违隔万重山,骑鹤扬州无路去!意境频频入梦中,非游浙北即江东。拄杖依稀三楚月,乘流彷佛五湖风。今日遇子中华至,山川都作枕中记。虎踞龙蟠北固亭,鹤归凤去南屏寺。水竹三分月二分,君家正在江南村。丹枫远远秋开径,黄...
-
余去秋七月登舟逮此一年矣六月晦日午睡觉闻儿女辈相谓曰明朝又是秋风起推枕怅然走笔记之
流萍断梗飞花委,四海茫然无定止。古今本是一邮传,况乃其中悲转徙。秦淮霜叶乱枫林,苕霅春风泛蘋芷。薄酒时时伴儿女,疏篷处处愁烟水。故乡知是几长亭,眼暗相望越千里。怅念征鸿一纸书,...
-
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和二苏 其四
闽粤多奇花,珠兰更幽拔。剪来好事家,黄土分条插。和泥及梅雨,日日候牙蘖。灌花冲早凉,每与晨星约。笙箫早蚊喧,窗翠晓如泼。灌已倦复眠,高枕送落月。
-
月中桂·八月十四夜月介庵韵
又老三年,记中秋未中,酒半伤别。花潭梦冷,是一般归燕,西风如客。小山丛桂发。认不定秦时旧月。休说人间世,青天碧海,呼影醉瑶席。姮娥近应犹昔。问河山镜里,今是何夕。狼星扫未,到八荒无事,乌头先白。露凉知夜久,伴角枕、新添鬓雪。渐渐乌云上,情知雨声催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