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蜨蝶行》是汉乐府《杂曲歌辞》中的一首古辞。这是一首寓言诗。此诗以自由飞舞的蝴蝶被哺雏的燕子捕食这一出人意料的题材,揭示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存在着以强凌弱、弱肉强食的现象。全诗通过蝴蝶的眼中意中写景叙事,以蝴蝶的口吻写出,构思非常巧妙奇特,表达上也极为生动别致,特别是对蝴蝶及燕子的动作和神态的刻画尤为传神,具有新鲜感人的艺术魅力。
-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创作年代汉代
创作背景
汉代自武帝时代就酷吏横行,甚至有所谓“腹诽”之法。人们有满腔的悲愤,苦于无法直吐,就往往发为“奇思”,借用“幽默”的方式宣泄。关于这种奇思产生的原因,清人冯班《钝吟杂录》说:“汉代歌谣承《离骚》之后,故多奇思。”鲁迅在解释幽默讽刺生成的原因时指出,“社会讽刺家是危险的”,特别在“王之爪牙”盛行的时代。但人们“倘不死绝,肚子里总还有半口闷气,要借着笑的幌子,哈哈的吐出来。”鲁迅的分析,对于解释汉代寓言奇诗的流行,也一样适用。而寓言采用动物作为主人公,按维戈茨基的分析以为,“能立刻造成审美印象所完全必需的同现实的分隔。”也就是说,能避免被视为直刺世事的嫌疑。同时又能使“虚构被诗歌打扮得富丽堂皇”,达到在人们头脑里刻下深刻印记,“取悦想象、打动情感”的强烈效果。因此,用寓言诗来抨击世事、讽刺时政,正是一种极有效而少危险的形式。它在汉代成批出现,并成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民歌体式上的重要特点之一。《蜨蝶行》正是这样的寓言诗。
相关诗词
-
蝶蝶行
春来双蝶蝶,游戏于东园。上阶入帷闼,素鬣自翩翩。游丝来缭之,牵我坠草间。行蚁群唼食,有翅不得前。长安轻薄儿,纨裤策肥坚。白日都市中,尘起各探凡。一朝遂触网,微命坐见捐。寄语游冶子,勿犯今教言。
-
蝶蝶行
蝶蝶畏乳燕,乳燕良可畏。不知天壤间,所遭皆燕类。人亦尽蝶蝶,东西竟何拟。明月照江山,幽谷终弗弃。万物知所从,莫以形骸累。劲翮随翱翔,高低各有位。延促安天年,与夺岂人事。委运吾自适...
-
蝴蝶儿·蝴蝶儿
胡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燕脂,惹教双翅垂。
-
蛱蝶行
飞来双蛱蝶,羽翅一何翩翩。掠春风而游东园,彼姝者子朱为颜。年十四五,被发齐两肩。忽来睹此双蛱蝶,心中以惨然。春风浩浩,岁月行蹉跎。我欲捉蝶以婆娑,蝶以双飞奈蝶何。
-
蛱蝶行
蛱蝶来,踰苑墙,为是百卉芬芳。悲哉蛱蝶,不睹百卉。
-
冻蝶行
...红紫绽,日绕秦楼过汉殿。东风几日媚芳丛,不信韶华去如电。滕王下笔费踌躇,瘦形朝来难再摹。南华梦断隔烟水,庭空月暗秋魂孤。蝶兮蝶兮暂栖止,尚有梅花堪徙倚。明年放尔曲栏中,春露团香生凤子。
-
玉蝴蝶·淡淡春阳天气
...沾衣、桃花雨闹,微弄袖、杨柳风轻。晓莺声。唤回幽梦,犹困春酲。牵萦。伤春怀抱,东郊烟暖,南浦波平。况有良朋,载酒同放彩舟行。劝人归、啼禽有意,催棹去、烟水无情。黯销凝。暮云回首,何处高城。
-
蝶恋花·夜永愁人偏起早
夜永愁人偏起早。客鬓萧萧,镜里看枯槁。雨叶铺庭风为扫。闭门寂寞生秋草。行路难行悲远道。说着客行,真个令人恼。久客还家贫亦好。无家漫自伤怀抱。
-
踏莎行·舞蝶娇春
舞蝶娇春,啼莺促曙。玉溪曾赋销魂句。嫦娥衣薄不禁寒,宓妃腰细才胜露。香印成灰,云緺剩缕。红笺好共盈盈语。落花难伴绮罗春,劝君休向阳台住。
-
踏莎行·小蝶驮香
小蝶驮香,新莺试语。南郊山点青无数。隔溪烟冷雨初收,浓痕绿到销魂路。彩管笺春,憨情捉句。碧桃花下香车驻。东风做了主儿家,把人抵死勾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