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永州》是宋末元初诗人陈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永州之景,突出荒凉春寒;颔联“三百里”、“数千家”寄寓着乡思;颈联“澄江”、“怪石”写出对永州的陌生感;尾联与柳宗元相比,自谓其远赴“天涯”之“苦”远胜于柳氏永州谪居之苦,情调悲凉。此诗语言平易,不事雕琢,而情韵深沉。
- 作品出处四库全书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麻]韵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永州一带在宋末元初经历了多次战乱。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遗兀良哈率军于二月破永州,到三月兵败撤离。至元十三年(1276年),又遣阿里海牙率兵攻永州,遭南宋守军和百姓坚决抵抗。元军破城后,视永州百姓为仇寇,大肆杀戮。元王朝统治者还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四等:地位最高的是蒙古人;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原来多王朝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地位最低下的是“南人”,包括原来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永州一带的人民当然也被列为“南人”,从而受到的压迫和剥削也更残酷。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时任出使安南(今越南)副使的陈孚,途中曾游览永州,《永州》创作了此诗。
相关诗词
-
《昔柳柳州作永州山水诸记泉石之状如在目前兹峡上群山与柳州之文颇类》拼音版
山溪荦确冒荒筠,石溜涓涓尽日闻。微水寒来浑见底,峡山雪后欲侵云。深溪春动梅争发,绝壑林高日易曛。应似零陵溪上景,林泉多类柳州文。
-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拼音版
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则于奥宜。因其旷,虽增以崇台延阁,回环日星,临瞰风雨,不可病其敞也;因其奥,虽增以茂树丛石,穹若洞谷,蓊若林麓,不可病其邃也。今所谓东丘者,奥之宜者也。其始龛之外弃地,予得而合焉,以属于堂之北陲。凡坳洼坻岸之状,无废其故。屏以密竹,联以曲梁。桂桧松杉楩楠之植,几三百本,嘉卉美石,又经纬之。俛入绿缛,幽荫荟蔚。步武错迕,不知所出。温风不烁,清气自至。水亭狭室,曲有奥趣。然而至焉者,往往以邃为病。噫!...
-
《寄冯永州》拼音版
山水永最善,守居闻更优。烟云万石古,风月九岩秋。几案少俗事,壶觞多雅游。无因陪后乘,幽意满湘流。
-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其二》拼音版
不知何路却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五夜清歌敲玉树,三年洪饮倒金尊。招携永感双鱼在,报答空知一剑存。狼籍梨花满城月,当时长醉信陵门。
-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其四》拼音版
旷怀谁不作山游,谁似柳州谈永州。何能乞我一片石,刻此数纸俱传流。
-
《代赠永州王劈泉别驾擢靖州王往时自杭判守泗今还旧服惠流两郡有遗思云》拼音版
来去为州郡,升沈数每齐。绶花还旧佩,判草忆初题。五马行仍远,三刀梦更西。楚弓虽可喻,离者自悽悽。
-
《送太守刘永之荆州》拼音版
丹桂飘香满玉除,秋高云净雁来初。朱衣拜别双龙阙,皂盖行乘五马车。天子勤民需召杜,郡侯为政用诗书。荆州况是频荒歉,急待阳春惠化舒。
-
《永州寄翁灵舒》拼音版
古郡百蛮边,苍梧九点烟。去家疑万里,归计在明年。风顺眠听角,楼高望见船。筠州当半道,长得秀诗篇。
-
《行香子·永州为魏深甫寿》拼音版
万石崔嵬,二水涟漪。此江山、天下之奇。太平气象,百姓熙熙。有文章公,经纶手,把州麾。满斟寿酒,笑捻梅枝。管年年、长见花时。佳人休唱,浅近歌词。读浯溪颂,愚谷记,澹岩诗。
-
《送胡明仲知永州》拼音版
君行西游浮沅湘,洞庭岳麓天一方。岳前老人望君久,岁晚不嫌归路长。晴天万里去鸿鹄,韫玉未售犹深藏。远行固是君素愿,多蓄奇谋羞自献。后生纷纷了目前,大策定非凡所见。簿书汩没渠自忙,道里溪岖我不倦。百州东下例无涧,要君嶷然如断山。我老无用逢多艰,敢复着脚尘埃间。胸次偪塞良未宽,日夜矫首须君还。运斤成风君不难,不使世人漫鼻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