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秋夜怀吴中》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将乡愁和《楚辞》中的忧思及自己对国事的关切三者结合起来写。颈联中“客恨”照应首联,当与楚辞“句句”所含之恨有关,“归期”照应颔联,同时又是“怀吴中”的进一步深化。尾联离开前六句的思路独辟蹊径,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这首诗意蕴深曲,耐人寻味,对仗工整,使事熨帖。
- 作品出处剑南诗稿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年)赴夔州通判任时即慨叹“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国势不振,壮志难酬,因此他又常常寄同情于屈原。“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后来终于有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赴南郑佐王炎干办公事,但不到一年就调任成都宣抚使参议官,诗人曾痛心地唱道:“渭水岐山不出兵,却携琴剑锦官城。”不久,又被调离成都,在蜀州、嘉州、荣州任职,过着“似闲有俸钱,似仕士薄书。似长免事任,似属非走趋”的生活。闲散之中,“匹马戍梁州”的英雄竟“身如林下僧”,所以同因谗遭逐的屈原感情上就更接近了。《秋夜怀吴中》这首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离蜀州通判任后,即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
相关诗词
-
《中秋夜对月叙怀》拼音版
零露靡百草,素节渐为霜。宛宛月中桂,孤高徒自芳。上枝荫琼宇,下枝神鹊翔。吴刚小儿辈,持斧莫轻戕。玉兔捣灵药,千载秘其方。嫦娥顾而笑,天风落霓裳。我欲按此曲,因之寄异乡。异乡不可致,凝思结中肠。徘徊览明月,河汉永相望。
-
《和答吴斗南中秋见怀并约王子合见过·其一》拼音版
百里平湖一夜舟,跂予东望渺离愁。可能无意山阴雪,空复相思楚泽秋。宣室待君今即召,草堂移我欲归休。诗来已拜千金诺,得得开帆莫转头。
-
《中秋夜起玩月怀吴明卿王敬美二首·其二》拼音版
高秋一片月,客岁共长安。雨后金茎影,尊前白露寒。风波惊别易,霄汉托交难。今夕芙蓉锷,分明枕上看。
-
《和答吴斗南中秋见怀并约王子合见过·其二》拼音版
归梦千岩万壑东,起寻蓑笠唤渔童。尘忙怜我三年久,拨置期君一笑同。只恐令严诗债急,不愁夜短酒杯空。相携更得王文度,此段风流尽未穷。
-
《怀吴中冯秀才》拼音版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邮程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拼音版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拼音版
一夕盈千念,方知别者劳。衰荣难会面,魂梦暂同袍。片月临阶早,晴河度雁高。应怜蒋生径,秋露满蓬蒿。
-
《秋夜怀昌国·其二》拼音版
阴虫抱莎啼,秋风在庭户。微凉逗短葛,月出照团露。惊禽飞漠漠,顾见庭中树。柔枝日以疏,安得共迟暮。人生岂独坚,坐阅衡杓度。忧来搔短发,衰薄已堪数。
-
《秋夜怀昌国·其一》拼音版
初秋雨时霁,夕景敛炎疴。蹑屐遵广除,矫首睇明河。白露浣衣带,商飙振庭柯。缟月升云阙,照我东墙阿。故人不得将,良夜空婆娑。非无一樽酒,顾影当奈何。
-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七·昭庆寺寄守山》拼音版
搔首长安望阖闾,风烟漠漠九秋馀。正思黄叶南朝寺,忽把飞云慧远书。东壁磨碑知有待,北窗悬榻竟何如。自怜白首无禆补,虚弃閒缘卧直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