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毛泽东写于1943年。此诗悼念之人戴安澜是国民党第五军第二零零师师长,赴缅甸作战中壮烈牺牲。
毛泽东通过这首诗歌颂这位抗日英雄,表达了号召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愿望,戴安澜将军为代表歌颂了中华民族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五律·挽戴安澜将军》这首诗最早发表在1983年12月28日《人民政协报》。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1943年
创作背景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2月,日军为切断盟国援华物资的重要运输线――滇缅公路,向当时为英国殖民地的缅甸大举进攻。应英国政府要求,国民政府派遣远征军约十万人入缅作战。远征军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给敌人以重大打击。这次作战,远征军主力二零零师长戴安澜部奋勇搏杀,表现最为突出。5月,开始撤回国内。在撤退途中,戴安澜的部队遭到敌人伏击,戴安澜被流弹击中,身负重伤,不幸于5月26日殉国。噩耗传来,举国悲痛。同年秋。戴安澜将军追悼会在广西全州举行。国民政府特派代表李济深主持国葬仪式。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特送挽诗,对这位抗日有功的将领深表哀悼。《五律·挽戴安澜将军》这首诗根据1943年戴安澜将军追悼会挽联挽诗登记册刊印。另题为“海鸥将军千古”。
相关诗词
-
送别傅奏差督军储却归吴都事水寨
傅郎青云彦,文彩粲华组。身骑五色马,出入将军府。将军控扼水上城,连舻列舰如屯营。昨朝令下急征饷,科帖星火来南平。南平频年困供给,小麦秋荒禾未实。私家何以办公输,流血呻吟更捐...
-
挽袁正修将军二首·其一
曾许燕然再勒铭,谈兵相对眼偏青。金台重价求龙马,玉帐凄风落将星。处处鲸鲵喧海岛,年年烽火照边庭。时危谁是乾城者?哀角悲笳不忍听。
-
挽东泉李将军
漏尽钟鸣罢晓筹,飞将军不待封侯。楼船泛海五千里,斧钺成家六十秋。玉树西风愁里折,宝刀南斗匣中收。伤心两世交游泪,呜咽真同陇水流。
-
挽袁正修将军二首·其二
箧里兵书且莫焚,门前食客尚如云。筑坛未拜淮阴将,投笔空从定远军。岁厄龙蛇埋侠骨,剑沉牛斗暗星文。英魂不化辽东鹤,黄石城边可认君。
-
丙辰九日同周石林张五若集李伯修将军署中对月时苦旱二首·其一
落帽龙山未是豪,尊前作赋胜登高。将军诗兴誇横槊,词客酣歌揽佩刀。世上光阴嗟过鸟,人间乐事在持螯。谁能日送东篱酒?三径人归已傲陶。
-
送武陵王将军
河外今无事,将军有战名。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朱旗身外色,玉漏耳边声。开閤谈宾至,调弓过雁惊。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
闻李将军至建康
匹马径趋府,将军意气多。来依汉日月,思复晋山河。边将惭尸素,朝臣奏凯歌。分明御徂诈,得失竟如何。
-
和王安抚六言十首·其八
小人区釜升斗,明公钟鼎尊罍。难学将军竞病,且随寒士敲推。
-
次韵高安抚雄楚楼饯别
醉擘乌丝写玉栏,坐分鸾?脍龙肝。已知全楚风流在,更觉将军礼数宽。一日楼成供燕饯,明朝岸转忆高寒。幅巾藜杖他年事,准拟归来得重看。
-
程将军夫人挽诗
琴瑟调双凤,和鸣不独飞。正歌春可乐,行泣露先晞。环佩声犹在,房栊梦不归。将军休沐日,谁劝著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