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怀吴中
〔宋〕
秋夜挑灯读楚辞(1),昔人句句不吾欺(2)。
秋天凄冷的夜里诗人独自坐在灯下读着《楚辞》,让我感到古人的每一句话都没有欺骗我。
更堪临水登山处(1),正是浮家泛宅(2)时。
如今,我羁旅在外,每次跋山涉水,四处漂泊之时,正是我对家人思念的时候。
巴酒(1)不能消客恨,蜀巫(2)空解报归期。
想借酒浇愁,可是巴蜀的美酒并不能消除我心中的愁苦,蜀地的巫师也无法告诉我回家的日子。
灞桥烟柳(1)知何限,谁念行人(2)寄一枝(3)。
灞水桥边那么多的柳条,又有谁想起漂泊在外的我,给我这远行的人寄来一枝呢?
小提示:陆游《秋夜怀吴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夜怀吴中》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将乡愁和《楚辞》中的忧思及自己对国事的关切三者结合起来写。颈联中“客恨”照应首联,当与楚辞“句句”所含之恨有关,“归期”照应颔联,同时又是“怀吴中”的进一步深化。尾联离开前六句的思路独辟蹊径,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这首诗意蕴深曲,耐人寻味,对仗工整,使事熨帖。
- 作品出处剑南诗稿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年)赴夔州通判任时即慨叹“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国势不振,壮志难酬,因此他又常常寄同情于屈原。“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后来终于有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赴南郑佐王炎干办公事,但不到一年就调任成都宣抚使参议官,诗人曾痛心地唱道:“渭水岐山不出兵,却携琴剑锦官城。”不久,又被调离成都,在蜀州、嘉州、荣州任职,过着“似闲有俸钱,似仕士薄书。似长免事任,似属非走趋”的生活。闲散之中,“匹马戍梁州”的英雄竟“身如林下僧”,所以同因谗遭逐的屈原感情上就更接近了。《秋夜怀吴中》这首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离蜀州通判任后,即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
相关诗词
-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六·宝幢寺寄石窝
久客怀归问旧游,双娥精舍屋东头。绝怜近市无尘到,曾是寻僧竟日留。满地绿阴谁结夏,拥篱黄叶更宜秋。玉泉清冽应无恙,凭仗山厨设茗瓯。
-
次韵吴孟勤先生中秋有怀府中诸公并自和之作
桂花香满鹄山头,山下开轩称及秋。月色纷当清斝落,凉风轻拂画檐流。微微玉漏明河上,隐隐金门湛露浮。为忆邹枚裁雅曲,连篇能倡复能酬。
-
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
晚云知有关山念,澄霄卷开清霁。素景分中,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危阑静倚。正玉管吹凉,翠觞留醉。记约清吟,锦袍初唤醉魂起。孤光天地共影,浩歌谁与舞,凄凉风味。古驿烟寒,幽垣梦冷,应念秦楼十二。归心对此。想斗插天南,雁横辽水。试问姮娥,有谁能为寄。
-
郏城秋夜怀李仁卿
日入群动息,暝色阴濛濛。故人隔颍水,袅袅生秋风。轻风捲纤云,碧汉磨青铜。坐久襟袖凉,皎月升天东。伊人如此月,霁色罗心胸。可望不可亲,倏巳驾飞鸿。念此太虚间,心交神自...
-
秋夜怀芑禅师
商飙起西郊,摵摵振林木。玄鸟辞故垒,蟋蟀入墙屋。云间出华月,照我樽中绿。引觞不能尽,弹琴讵成曲。敢恨时物迁,只叹流景速。独羡清泉师,悠然在空谷。鸡鸣天未曙,披衣候清旭。
-
秋夜书廨中壁
遥夜不能寝,值兹节物清。大空莹虚碧,仰观澄性情。素月若可把,浮云何故生。瑶琴且勿弄,谁怜希代声。
-
临江仙·秋夜怀人
老屋风悲脱叶,枯城月破浮烟。谁人惨惨把忧端。蛮歌犯星起,重觉在天边。秋色巧摧愁鬓,夜寒偏著诗肩。不知桂影为谁圆。何须照床里,终是一人眠。
-
秋景吹笛月明中
何处吹长笛,千年恨未终。关山人去后,秋夜月明中。旷野参差久,寒江滉漾通。曲终郿县坞,怨彻广寒宫。海外阴晴异,天涯慷慨同。江南回首处,歌罢水流东。
-
满江红·中秋夜潮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
秋夜怀紫阁峰僧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