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观荆玉篇》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为回应乔知之《采玉篇》而作,通过人之言与玉之质的关系,揭示社会中是非混淆、黑白颠倒、忠奸不分、谗传得逞、贤士受害的现象,并借题发挥,感慨“君臣之际、朋友之间”因信谗而增疑,造成误会,以至离阂。全诗采用以虚拟之物托寓内心真情的方式,典型地体现了“兴寄”的诗学理念。
创作背景
根据诗前小序可知,此诗作于丙戌岁,即武则天垂拱二年(686),诗因“仙人杖”的真伪之辨而发。陈子昂以为真,乔知之听信“行人”之言以为假并作《采玉篇》讥之,从而引起陈子昂的一番感慨。于是,陈子昂创作《观荆玉篇》作为对此事的回应。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北方九姓部族同罗、仆固叛乱,唐廷派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同发河西骑士征讨,左补阙乔知之随行护军,陈子昂亦被派佐军幕。这使他有机会去实践其报效国家的宏愿。这次河西边塞之行也使陈子昂有机会领略到西北边陲的风光,体察到战争给各族人民造成的疾苦,感受到仕途的坎坷,尤其是他提出的足食足兵的筹边策略似乎并未得到充分重视,所有这些,孕育了他思想深处的压抑与不平,促成他的《观荆玉篇》等边塞诗篇的诞生。
相关诗词
-
《题云台观》拼音版
云台观枕玉泉湄,翠削三峰对不移。窗里山光时隐见,晚来云气壁淋漓。醮辰绛节朝群帝,天路金童引凤螭。头白扫门怜弟子,斸松石碍白苓滋。
-
《群玉堂即事》拼音版
...不尽,地绝瀛海如无依。初得松门入萧瑟,渐绕苔径穿芳菲。奇花异卉不可识,但觉春是人间非。高檐长廊白日静,朱帘绿幕清风微。仰观群玉三大字,始忆上帝书所储。赤图绿牒文字古,空桑孤竹音调希。饮中八仙各洒落,琼林风月相光辉。坐而投壶妙贯耳,立而对奕工解...
-
《玉台观(滕王造)》拼音版
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
-
《八日渡洛登南山,观喷玉泉会,寿安县张赵尹三君同游》拼音版
渡洛南观喷玉泉,千峰万峰遥相连。中间一道长如雪,飞入寒潭不记年。
-
《观灯玉台体十首·其三》拼音版
双阙重闉夜不关,金车宝马晓应还。亭亭明月临瑶席,灼灼华灯照玉颜。
-
《观灯玉台体十首·其一》拼音版
吴歌楚舞玉诗新,华灯兰焰动鱼鳞。台前共道明如昼,醉里唯愁夜向晨。
-
《观灯玉台体十首·其九》拼音版
抚云璈,吹玉箫。艳舞回罗袂,香风闪步摇。
-
《饯荆州崔司马》拼音版
茂礼雕龙昔,香名展骥初。水连南海涨,星拱北辰居。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明年徵拜入,荆玉不藏诸。
-
《观道二篇·其二》拼音版
...过隙马。事来磨其锋,意气要倾泻。风云灭须臾,草木但春夏。唯此一物灵,不可藉外假。誉髦天下才,西伯本心化。君无诮斯文,可以观大雅。
-
《荆山》拼音版
隐不知山浅,端如璞在荆。草滋皆玉色,松籁作江声。莽莽嫌吟俗,滔滔笑渭清。莫将云锦橐,容易小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