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词

高启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1)牛角弯环(2),我牛尾秃速(3)

你的牛犄角弯曲成环,我的牛尾巴纤细毛又疏。

(1)短笛与长鞭,南(2)(3)去相逐。

都拿着短笛和长鞭,在南垄东冈赶着牛儿找草吃。

日斜草远牛行(1),牛劳牛饥唯我知;

太阳西下草远牛行迟,牛疲劳还是饥饿只有我知道。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我骑在牛身上唱歌坐在牛身边玩耍,晚上回家还要靠在牛身旁躺一躺。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1)输租(2)卖我牛。

整年放牛什么也不忧虑,只害怕卖掉这牛去交纳租子。

小提示:高启《牧牛词》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牧牛词》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仿乐府诗,写了两个天真活泼的牧童在共同放牧、追逐嬉戏中的喜悦和与牛相依相傍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牛的感情,同时在结尾也表现出作者对于苛税的不满之情。这首诗写景物细致入微,新颖逼真,崇尚写实,抒情含蓄蕴藉,韵味深长。

创作背景

据高启自述:“我本东皋民,少年习耕锄。”(《京师尝吴粳》)。贫寒的出身,清苦的阅历,让他了解了农家耕作的辛劳,了解了农民身受封建剥削的痛苦,因此当他看到放牛的牧童牧牛时,便有感而发,创作了《牧牛词》此诗。

高启

高启

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他的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他的诗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