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过居庸关》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的前八句,写居庸关的险要,历来许多壮士在此流血折腰;中间十二句,写诗人与老翁的对话,讽刺封侯挂印者,对无数战死的孤魂野鬼深表同情;最后六句,是诗人的反战呼吁。全诗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主旨明确,态度鲜明,词语豪壮,气势磅礴,批判有力。
- 作品出处雁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清萨龙光所编《雁门集》中,此诗下题“至顺癸酉岁”,则这首诗应作于元顺帝至顺癸酉年(1333)。此时诗人居于金陵,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是年奉命前往上都(位于今内蒙古正蓝旗)迎接新任南台御史中丞马伯庸,途中就经过了居庸关。
此时元朝刚经历了一场蒙古贵族之间争权夺利的战争:致和元年(1328),泰定帝死于上都,原武宗宿卫燕铁木儿在大都拥立武宗之子图帖睦尔登上帝位,是为文宗;而丞相倒剌沙等人则在上都拥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为帝,双方掀起夺位战争,这就是“两都之战”。宗室内部的争斗持续了数年。居庸关位于两都之间,是重要的战场。萨都剌写这首诗时,战事已经平息,但《过居庸关》这首诗显然是有感于“两都之战”而作的。
相关诗词
-
《出居庸关》拼音版
手持使节过居庸,别有乾坤入望中。老将旌幢严节钺,层城楼橹倚崆峒。山盘龙虎关逾壮,□径幽燕□更雄。去去不烦关吏问,我曹非是弃繻童。
-
《晚过居庸》拼音版
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关吏不闻占紫气,行人或共说非熊。湾环出水马蹄涩,回复穿云月露融。燕市即今休感慨,汉家封事已从容。
-
《过居庸》拼音版
居庸天下险,山势入青苍。路转羊肠曲,溪分雁尾长。关门严虎豹,烽堠禦豺狼。愿保藩屏固,皇图万世昌。
-
《登保定城望西北诸关·其三》拼音版
居庸关外虏降多,百万旌旗奏凯歌。一望燕云今内地,紫骝嘶过白沟河。
-
《缙溪道士》拼音版
缙云溪上缙云山,春水流出桃花湾。白头道士鹤为马,月明骑过居庸关。
-
《题金人校猎图》拼音版
朔风吹惊沙,桦林叶斓斑。兽肥马骁雄,校猎出天山。晓踰黄龙塞,暮过居庸关。骍弓金仆姑,宝刀龙爵镮。鴐鹅天际落,小队碛边还。
-
《过居庸关》拼音版
奔峭从天拆,悬流赴壑清。路回穿石细,崖裂与藤争。花已从南发,人今又北行。节旄都落尽,奔走愧平生。
-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其十九》拼音版
云霄宫阙锦山川,不在穹庐毳幕前。萤烛夜游隋苑圃,羊车春醉晋婵娟。翠华去国三千里,玉玺传家四十年。今日消沈何处问,居庸关外草连天。
-
《百字令·度居庸关》拼音版
崇墉积翠,望关门一线,似县檐溜。瘦马登登愁径滑,何况新霜时候?画鼓无声,朱旗卷尽,惟剩萧萧柳。薄寒渐甚,征袍明日添又。谁放十万黄巾?刃泥不闭,直入车箱口。十二园陵风雨暗,响遍哀鸿离兽。旧事惊心,长途望眼,寂寞闲庭堠。当年锁论,董龙真是鸡狗。
-
《出居庸关》拼音版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