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肖岩·其二
居住梁溪古道傍,分明木石最堂堂。丹青能染成形貌,犹有心源未易量。
-
饮御园梅下
主人铁石广平心,白玉堂中特细吟。已觉江南得春晚,悬知塞北更寒深。放开清影登文局,写出孤芳入素琴。保养阳和调鼎实,岁寒莫受雪霜侵。
-
宁考神御奉安原庙·其五
禁殿薰风传赐敕,宫门晓日缓催班。小臣未报君恩重,耿耿孤君入梦间。
-
中秋饮凤凰台上
天上十分月,人间一半秋。笙歌传小寨,灯火认层楼。酒怕初斟满,棋欣未了收。分明浑似水,只是欠双鸥。
-
送三八弟归九江·其三
弟从寻阳来,四阅槐庭夏。谨重子所优,淑艾吾犹寡。拜官京洛里,归思康庐下。学力要日新,圣言当具写。
-
夜宿梅山寺
山寺逢晚秋,郊原带雨馀。禾收将有耳,民病化为鱼。阴沴何当扫,兵氛苦未除。岂无吴市隐,封事至公车。
-
登钓台
老倦无心上将坛,桐江千尺一渔竿。共时翻手功名易,自许经心岁月宽。礼乐三千辉冕辂,风云四七盛衣冠。上虞人物饶娥路,赢得清高照岁寒。
-
题游默斋词后
游公已去今安在,学步虚声过午清。最喜高谈言太极,一轮放下月华明。
-
赠青阳士友
离红百颗橘千头,何似南枝雪未收。国为和羹思是晏,士因止渴忆兴周。笑谈谷口终当隐,出处胸中要熟筹。夜月九华浮动处,痴顽宁复照斋丘。
-
送三八弟归九江·其七
濂溪周堂长,正学有源派。司直既高明,东湖更孤介。从游欠勇往,思之令人洒。子归日亲炙,一一记言话。
-
登县圃小楼
山有青黄臼纻山,谢公已起谪仙还。至今犹有文章焰,放入高楼户牖间。
-
读天宝诸公事·其二
忠贤赴国方忧北,奸党全身却落南。祸福难从当世问,是非时有老农谈。
-
送黄叔向归永嘉·其一
玉麟堂上共论兵,众里逢君眼为明。自愧腐儒宁有用,却怜志士竟无成。学书不作千人敌,归计犹馀一叶轻。何必封狼方快意,只须垂世用诗名。
-
送黄叔向归永嘉·其二
传闻索米向长安,疏影寒香得细看。檄羽风生常事急,举头霜满致身难。五湖莫办鸱夷计,四壁谁怜范叔寒。今代淮西宜籴谷,悬知一见定交驩。
-
宛陵道院成用吴尚书韵·其二
传街轧轧度车声,夹道翩翩共雁行。色养正须誇独乐,真廉何得似双清。便当坐进传吾道,何必求为身后名。大字已烦呵妙手,一犁依旧作胜氓。
-
送王冠卿罢郡归·其一
自是经帷旧谏官,谏书字字吐忠肝。声名尚作中朝重,事任宁辞举世难。廪粟未纾民瘼急,边烽谁解上忧宽。湖上佳处归行乐,只恐忧时鼻转酸。
-
寄九江宗族
手斸三茅印月痕,却思庐麓接云根。便将百战开勋业,何似丹心遗子孙。行尽义丰思古迹,旧曾敷浅出高原。因思百事俱闲外,惟有人间道最尊。
-
寄聪自闻
参天定林木,无地妙高台。每忆金陵去,谁同玉局来。乾坤新润泽,河洛久风埃。十里南州路,荷香独棹回。
-
送三八弟归九江·其八
陆侯与邹令,善政时所尊。为我谢契阔,寄言托诸昆。送子华阳道,迤逦白下门。怀言欲赠别,临别又忘言。
-
读党锢传
须知明哲异全身,错认中庸误杀人。若使不为群小恶,定应须有善人嗔。平生岂为干名字,此念犹当质鬼神。刘氏兴亡虽不补,却扶天地立君臣。